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发展 | 第16-20页 |
1.2.1 国外风险管理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国内风险管理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20-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和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2.1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3-25页 |
2.1.1 项目、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23-24页 |
2.1.2 风险的特征 | 第24-25页 |
2.2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识别、评价方法 | 第25-30页 |
2.2.1 风险识别 | 第25-26页 |
2.2.2 构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2.2.3 风险评价 | 第27-28页 |
2.2.4 风险应对 | 第28-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南京F公司汽车测试中心建设项目概述 | 第31-41页 |
3.1 项目建设内容概况 | 第31-36页 |
3.2 项目建设特点 | 第36-37页 |
3.3 项目建设目标及计划 | 第37-39页 |
3.4 项目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南京F公司汽车测试中心建设项目风险研究 | 第41-72页 |
4.1 项目风险识别 | 第41-44页 |
4.2 项目风险分析 | 第44-51页 |
4.3 构建项目风险评价指标模型 | 第51-52页 |
4.4 项目风险评价 | 第52-70页 |
4.4.1 层次分析法 | 第52-61页 |
4.4.2 熵权法 | 第61-66页 |
4.4.3 AHP-熵权组合赋权法计算综合指标权重 | 第66-69页 |
4.4.4 项目风险等级汇总 | 第69-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南京F公司汽车测试中心建设项目风险应对 | 第72-91页 |
5.1 项目风险应对计划 | 第72-74页 |
5.2 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第74-90页 |
5.2.1 高度风险应对措施 | 第76-84页 |
5.2.2 中高度风险应对措施 | 第84-86页 |
5.2.3 中低度风险应对措施 | 第86-89页 |
5.2.4 轻度风险应对措施 | 第89-9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91-9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1-92页 |
6.2 不足及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