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及支护效应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支护效应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屈服准则和危险程度评估指标第19-25页
    2.1 Mohr-Coulomb准则第19-21页
    2.2 FLAC3D中的Mohr-Coulomb模型第21-22页
    2.3 危险程度评估指标第22-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计算理论第25-45页
    3.1 软弱夹层介绍第25-28页
        3.1.1 软弱夹层的分类第25-26页
        3.1.2 软弱夹层的自然特征第26-28页
    3.2 FLAC3D介绍第28-35页
        3.2.1 FLAC3D的特点第28-29页
        3.2.2 FLAC3D的计算原理第29-35页
    3.3 接触单元第35-38页
    3.4 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计算简化模型第38-41页
    3.5 数值模拟验证第41-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软弱夹层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第45-75页
    4.1 数值模拟试验方案第45-47页
    4.2 软弱夹层倾角变化第47-58页
        4.2.1 位移计算结果分析第48-52页
        4.2.2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第52-55页
        4.2.3 屈服接近系数ξ和塑性区计算结果分析第55-58页
    4.3 软弱夹层位置变化第58-66页
        4.3.1 位移计算结果分析第59-61页
        4.3.2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第61-64页
        4.3.3 屈服接近系数ξ和塑性区计算结果分析第64-66页
    4.4 软弱夹层厚度变化第66-73页
        4.4.1 位移计算结果分析第66-69页
        4.4.2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第69-71页
        4.4.3 屈服接近系数ξ和塑性区计算结果分析第71-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5章 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支护效应分析第75-92页
    5.1 数值模拟方案第75-77页
    5.2 围岩计算结果分析第77-84页
        5.2.1 围岩位移计算结果分析第78-82页
        5.2.2 围岩Mises应力计算结果分析第82-83页
        5.2.3 围岩屈服接近系数ξ计算结果分析第83-84页
    5.3 支护结构计算结果分析第84-90页
        5.3.1 喷层计算结果分析第84-86页
        5.3.2 锚杆计算结果分析第86-88页
        5.3.3 钢支撑计算结果分析第88-90页
    5.4 与施工实测位移数据对比第90-91页
    5.5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5页
    6.1 结论第92-93页
    6.2 不足之处和对未来的展望第93-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索区长度对矮塔斜拉桥结构行为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长大公路隧道弯坡错觉改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