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其他道路运输工具论文--自行车论文

基于产品服务系统的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研究--以共享单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内容架构第16-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6-18页
    1.5 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产品服务系统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关理论研究第19-37页
    2.1 可持续设计第19-21页
        2.1.1 可持续设计的定义第19-20页
        2.1.2 可持续设计理念发展的四个阶段第20-21页
    2.2 产品服务系统第21-24页
        2.2.1 产品服务系统的定义与分类第21-23页
        2.2.2 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法第23页
        2.2.3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特征第23-24页
    2.3 产品服务系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第24-26页
        2.3.1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第24-25页
        2.3.2 产品服务系统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新要求第25-26页
    2.4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第26-34页
        2.4.1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第26-27页
        2.4.2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框架第27-32页
        2.4.3 影响评价方法第32-33页
        2.4.4 软件工具与数据库第33-34页
    2.5 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第34-37页
        2.5.1 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概念第34页
        2.5.2 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策略第34-37页
第3章 共享单车的生命周期评价第37-74页
    3.1 共享单车作为典型产品服务系统的产品第37-43页
        3.1.1 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第37-41页
        3.1.2 共享单车的环境问题第41-42页
        3.1.3 共享单车与可持续设计第42-43页
    3.2 共享单车的生命周期第43-46页
    3.3 目标与范围确定第46-48页
        3.3.1 研究目标第46-47页
        3.3.2 研究范围第47-48页
    3.4 清单分析第48-53页
        3.4.1 共享单车结构分析第48-49页
        3.4.2 生命周期数据收集和整理第49-52页
        3.4.3 影响共享单车出行服务量的指标调研第52-53页
    3.5 影响评价第53-66页
        3.5.1 摩拜经典版2.0的生命周期评价第54-59页
        3.5.2 ofo4.0的生命周期评价第59-64页
        3.5.3 摩拜经典版2.0和ofo4.0生命周期评价对比第64-66页
    3.6 结果解释第66-70页
        3.6.1 贡献分析第66-68页
        3.6.2 敏感性分析第68-69页
        3.6.3 改进分析第69-70页
    3.7 共享单车环境效益影响因素分析第70-74页
        3.7.1 人为因素第70页
        3.7.2 环境因素第70-71页
        3.7.3 产品因素第71-74页
第4章 共享单车的生命周期设计第74-83页
    4.1 共享单车的特征分析第74-76页
    4.2 共享单车的生命周期设计原则第76-78页
    4.3 共享单车的生命周期设计策略第78-83页
        4.3.1 面向满意度的人性化设计第79页
        4.3.2 面向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式设计第79-81页
        4.3.3 面向服务的模块化设计第81-82页
        4.3.4 面向用户的不易拆卸性设计第82-83页
第5章 共享单车的生命周期设计实践第83-90页
    5.1 设计调研第83-84页
    5.2 设计方案第84-88页
    5.3 设计评估第88-90页
第6章 总结第90-92页
    6.1 研究结论第90页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90-92页
致谢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等厚预置层连续移动局部感应熔覆工艺研究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