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危机治理的组织:基于合作制组织的理论框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8-2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9页
        1.2.1 国外关于公共危机及其治理的相关研究第10-14页
        1.2.2 国内关于公共危机及其治理的相关研究第14-18页
        1.2.3 简要评述及本研究旨趣第18-19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目标第20页
        1.3.3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3.4 技术路线第21-22页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22-24页
        1.4.1 创新之处第22-23页
        1.4.2 存在不足第23-24页
2 复杂性社会条件下公共危机的发生第24-39页
    2.1 条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第24-30页
        2.1.1 工业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低度的第24-25页
        2.1.2 促进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长的影响因素第25-27页
        2.1.3 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第27-30页
    2.2 处境:身处危机频发的风险社会第30-34页
        2.2.1 风险、灾害、危机及其发生第30-31页
        2.2.2 风险社会的来临及其应对第31-33页
        2.2.3 做好迎接风险社会的准备第33-34页
    2.3 任务:公共危机的发生及其治理第34-39页
        2.3.1 公共危机发生的影响因子第34-35页
        2.3.2 公共危机治理的必要性第35-36页
        2.3.3 公共危机治理的主要方式第36-39页
3 常规组织应对公共危机的优势与不足第39-50页
    3.1 官僚制组织的技术优越性第39-42页
        3.1.1 官僚制组织的技术理性追寻第39-40页
        3.1.2 官僚制组织的效率中心主义第40-41页
        3.1.3 官僚制组织中的技术专家第41-42页
    3.2 化简原则下的公共危机治理:以江苏阜宁龙卷风减灾为例第42-46页
        3.2.1 江苏阜宁龙卷风减灾中的常规性行动第42-43页
        3.2.2 化简公共危机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第43-44页
        3.2.3 建立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行动策略第44-46页
    3.3 复杂性社会条件下的治理失灵第46-50页
        3.3.1 公共危机中充满不可化简的因素第46-47页
        3.3.2 公共危机的“变”远高于“应变”第47-48页
        3.3.3 探寻公共危机治理的新组织方案第48-50页
4 基于任务型组织的公共危机治理第50-65页
    4.1 任务型组织的兴起与研究第50-54页
        4.1.1 从临时性组织转向任务型组织第50-51页
        4.1.2 任务型组织的特殊任务与目标第51-53页
        4.1.3 任务型组织对常规组织的超越第53-54页
    4.2 灵活多样的公共危机治理:以国家减灾委员会为例第54-60页
        4.2.1 国家减灾委员会的管理运行机制第54-56页
        4.2.2 任务型组织的复杂环境应变能力第56-57页
        4.2.3 任务型组织的主动性与灵敏反应第57-58页
        4.2.4 任务型组织的多样资源整合能力第58-60页
    4.3 与常规组织合作的可能性第60-65页
        4.3.1 分工协作:瞄准公共危机的差异性第60-62页
        4.3.2 资源整合:化解公共危机的复杂性第62-63页
        4.3.3 灵活应变:回应公共危机的突发性第63-65页
5 通过合作制组织开展公共危机治理第65-74页
    5.1 公共危机治理的合作制组织理论框架第65-68页
        5.1.1 合作制组织是官僚制组织的替代方案第65-66页
        5.1.2 以合作制组织为基础的公共危机治理第66-67页
        5.1.3 吸纳潜在合作因素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第67-68页
    5.2 组织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危机治理第68-71页
        5.2.1 建构基于合作制组织的服务型政府第68-69页
        5.2.2 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组织化公私合作第69-70页
        5.2.3 培育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第70-71页
    5.3 将公共危机治理组织起来的管理意见第71-74页
        5.3.1 公共危机治理问题建构权的合作网络第71-72页
        5.3.2 基于合作行动的公共危机决策与执行第72页
        5.3.3 建构前瞻性的公共危机合作治理行动第72-74页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1-82页
致谢第82-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连金普新区街道公务员激励现状调查报告
下一篇:心理契约视角下选调生职业倦怠研究--以辽宁省A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