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RACT | 第4-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家庭 | 第17页 |
2.1.2 责任政府 | 第17页 |
2.1.3 老年人权益保障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2.1 人口老龄化理论 | 第18页 |
2.2.2 政府责任理论 | 第18-19页 |
2.3 政策依据 | 第19-22页 |
2.3.1 中央政策 | 第19-20页 |
2.3.2 各地方政策 | 第20-22页 |
3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现状:以绥芬河市为个案 | 第22-34页 |
3.1 对绥芬河市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调查 | 第22-25页 |
3.1.1 调查的背景 | 第22页 |
3.1.2 样本的基本特征 | 第22-23页 |
3.1.3 调查的对象 | 第23页 |
3.1.4 调查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3.2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状况 | 第25-30页 |
3.2.1 独生子女家庭产生背景及特点 | 第25-26页 |
3.2.2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养老现状 | 第26-30页 |
3.3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4页 |
3.3.1 经济负担过重 | 第30-31页 |
3.3.2 生活缺少照料 | 第31-32页 |
3.3.3 精神缺乏慰藉 | 第32页 |
3.3.4 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32-34页 |
4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中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 | 第34-40页 |
4.1 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方面 | 第34-35页 |
4.1.1 养老保障法规不健全 | 第34页 |
4.1.2 政府对独生子女养老问题认识不足 | 第34-35页 |
4.1.3 缺乏对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 | 第35页 |
4.2 养老和医疗保障方面 | 第35-37页 |
4.2.1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资金投入不足且覆盖不全面 | 第35-36页 |
4.2.2 专项服务落实不力医疗覆盖不全 | 第36-37页 |
4.3 养老服务方面 | 第37-38页 |
4.3.1 政府养老帮扶执行力度不强 | 第37页 |
4.3.2 养老服务内容单一且水平有待提高 | 第37-38页 |
4.3.3 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且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38页 |
4.4 监管责任方面 | 第38-40页 |
4.4.1 监管力度不足 | 第38页 |
4.4.2 社区养老监管不到位 | 第38-39页 |
4.4.3 养老资金的使用缺少监管 | 第39-40页 |
5 从政府责任角度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相关对策 | 第40-45页 |
5.1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的支持 | 第40-41页 |
5.1.1 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养老权益 | 第40-41页 |
5.1.2 提高关注度并加强宣传和引导 | 第41页 |
5.2 健全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 | 第41-42页 |
5.2.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第41页 |
5.2.2 完善养老保障,健全养老便民设施 | 第41-42页 |
5.2.3 完善医疗救治,实现医保全覆盖 | 第42页 |
5.3 推广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 第42-44页 |
5.3.1 培养专业队伍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 第42-43页 |
5.3.2 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 | 第43-44页 |
5.4 加强养老保障的监督管理机制 | 第44-45页 |
5.4.1 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力度 | 第44页 |
5.4.2 加强对社区养老的监督管理 | 第44页 |
5.4.3 养老保障水平纳入政绩考核范围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附录A: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调查问卷 | 第47-49页 |
附录B: 调研访谈提纲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