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索平行钢丝摩擦损伤的实例分析与仿真计算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斜拉索的应用和发展 | 第13-18页 |
1.2.1 斜拉索的索型及应用 | 第13-14页 |
1.2.2 斜拉索的锚具及其应用 | 第14-16页 |
1.2.3 斜拉索耐久性问题 | 第16-17页 |
1.2.4 斜拉索服役期间的损伤特点 | 第17-18页 |
1.3 斜拉索摩擦损伤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微动摩擦与接触的理论方法研究 | 第22-41页 |
2.1 微动摩擦学理论 | 第22-29页 |
2.1.1 微动的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2.1.2 微动的基本模式 | 第23-24页 |
2.1.3 微动磨损理论及模型 | 第24-27页 |
2.1.4 微动损伤有限元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2.1.5 减少微动磨损的措施 | 第29页 |
2.2 接触理论 | 第29-40页 |
2.2.1 经典接触理论 | 第30-38页 |
2.2.2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研究 | 第38-40页 |
2.3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平行钢丝微动损伤的样本分析 | 第41-59页 |
3.1 实验样本说明 | 第41-44页 |
3.1.1 工程背景 | 第41页 |
3.1.2 斜拉索的性能参数 | 第41-42页 |
3.1.3 样本的选取 | 第42-44页 |
3.2 钢丝表面宏观损伤分析 | 第44-49页 |
3.2.1 钢丝磨损分级标准 | 第44-46页 |
3.2.2 钢丝摩擦损伤分布 | 第46-48页 |
3.2.3 样本钢丝的形貌 | 第48-49页 |
3.3 钢丝表面微观损伤分析 | 第49-57页 |
3.3.1 头部钢丝的形貌 | 第51-53页 |
3.3.2 中部钢丝的形貌 | 第53-54页 |
3.3.3 尾部钢丝的形貌 | 第54-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平行钢丝微动摩擦有限元仿真计算 | 第59-72页 |
4.1 基于Hertz理论的弹性接触分析 | 第59-61页 |
4.2 有限元建模 | 第61-63页 |
4.2.1 模型参数及网格划分 | 第61-62页 |
4.2.2 模型约束及加载方式 | 第62-63页 |
4.2.3 建模注意事项及技巧 | 第63页 |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63-71页 |
4.3.1 接触表面应力分析 | 第63-67页 |
4.3.2 深度方向的应力分布 | 第67-69页 |
4.3.3 摩擦系数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69-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实践项目)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