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斜拉桥的发展概述 | 第11-12页 |
1.2 斜拉索计算理论概述 | 第12-15页 |
1.2.1 斜拉索解析理论概述 | 第12-13页 |
1.2.2 斜拉索有限元理论概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4 课题的来源及工程背景 | 第16-17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1.4.2 工程背景 | 第16-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斜拉桥施工控制张拉力的计算方法 | 第18-27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施工控制张拉力求解理论 | 第18-21页 |
2.2.1 斜拉索悬链线索元计算理论 | 第19-20页 |
2.2.2 迭代求解方法 | 第20-21页 |
2.3 各施工阶段控制张拉力求解 | 第21-22页 |
2.3.1 施工张拉控制力确定 | 第21-22页 |
2.3.2 斜拉索下料长度确定 | 第22页 |
2.4 标准钢箱梁悬拼流程 | 第22-23页 |
2.4.1 标准钢箱梁拼装流程调整 | 第22-23页 |
2.4.2 本文计算工况 | 第23页 |
2.5 工程应用实例 | 第23-26页 |
2.5.1 施工控制张拉力计算 | 第23-24页 |
2.5.2 成桥状态对比分析 | 第24-26页 |
2.6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空间索面斜拉桥的有限元平面等效算法 | 第27-42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空间斜拉索的平面等效分析理论 | 第27-35页 |
3.2.1 分析假设 | 第27-28页 |
3.2.2 拖动坐标系中的空间斜拉索 | 第28-29页 |
3.2.3 基于刚臂假设的空间斜拉索锚点的位移模式 | 第29-32页 |
3.2.4 空间斜拉索索端力的转换关系 | 第32-33页 |
3.2.5 空间斜拉索平面等效单元刚度矩阵 | 第33-34页 |
3.2.6 空间斜拉索的空间特征参数 | 第34-35页 |
3.3 空间单根索斜拉桥模型验证 | 第35-39页 |
3.4 空间索面斜拉桥应用分析 | 第39-41页 |
3.4.1 相同张拉力分析 | 第39-40页 |
3.4.2 斜拉桥相同成桥索力换算无应力索长张拉 | 第40-41页 |
3.5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超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计算分析 | 第42-67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主梁安装线形与制造线形 | 第42-45页 |
4.2.1 安装线形计算 | 第42-43页 |
4.2.2 无应力线形及制造线形的具体表达方式 | 第43-45页 |
4.3 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施工全过程分析 | 第45-61页 |
4.3.1 有限元模型 | 第46页 |
4.3.2 主要计算参数 | 第46-50页 |
4.3.3 施工全过程及控制参数 | 第50-56页 |
4.3.4 施工过程典型状态下的结构内力及应力状态分析 | 第56-61页 |
4.4 空间斜拉索的无应力索长及索力误差敏感性分析 | 第61-65页 |
4.4.1 锚点位置误差敏感性分析 | 第62-63页 |
4.4.2 斜拉索弹性模量误差敏感性分析 | 第63页 |
4.4.3 斜拉索索重误差敏感分析 | 第63-64页 |
4.4.4 无应力索长误差敏感分析 | 第64-65页 |
4.4.5 无应力索长相关控制措施 | 第65页 |
4.5 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读研期间所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