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智能终端支持的对外汉语互动式教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问题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问题和目的第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2.2现实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26页
    2.1 互动式教学综述第14-20页
        2.1.1 基本概述第14-15页
        2.1.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2.1.3 国内研究综述第16-20页
    2.2 对外汉语教学综述第20-24页
        2.2.1 主要历史发展脉络与学科建设第20-22页
        2.2.2 主要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第22页
        2.2.3 对外汉语互动式教学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2.2.4 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第23-24页
    2.3 智能终端的教学运用第24-26页
第三章 相关理论及应用第26-34页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第26-28页
        3.1.1 建构主义核心教学思想第26-27页
        3.1.2 对外汉语互动式教学中建构主义的应用第27-28页
    3.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第28-30页
        3.2.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要第28-29页
        3.2.2 对外汉语教学中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应用第29-30页
    3.3 互动理论(Interaction)第30-32页
        3.3.1 互动理论概要第30-31页
        3.3.2 弗兰德斯课堂互动分析的启示(FIAS)第31页
        3.3.3 对外汉语互动式教学中的互动设计第31-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教学模型与教学设计第34-50页
    4.1 智能终端支持的对外汉语互动式教学模型第34-39页
        4.1.1 教学设计原则第34-36页
        4.1.2 “课前——课中——课后”互动第36-38页
        4.1.3 课堂互动第38-39页
    4.2 前端分析第39-41页
        4.2.1 学习者特征分析第39-40页
        4.2.2 教学内容、目标和任务分析第40-41页
    4.3 教学策略与互动第41-43页
        4.3.1 教学互动设计第41-42页
        4.3.2 教师的多元化职能第42-43页
    4.4 智能终端的教学运用第43-49页
        4.4.1 智能终端作为教学媒体的理由和优势第43-44页
        4.4.2 对外汉语互动式教学中智能终端的使用第44-45页
        4.4.3 智能终端的具体功能和运用方式第45-47页
        4.4.4 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第47-49页
    4.5 教学评价第49-50页
第五章 调查与实践第50-63页
    5.1 调查与实践研究策略第50-52页
        5.1.1 实地观察方案第50页
        5.1.2 访谈设计第50-51页
        5.1.3 教学实践方法第51页
        5.1.4 调查问卷设计第51-52页
    5.2 云南大学国际学院实地调查与实践第52-57页
        5.2.1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况第52-53页
        5.2.2 调查实践班级简介第53页
        5.2.3 课堂旁听与观察记录第53-54页
        5.2.4 访谈记录分析第54-55页
        5.2.5 课堂教学方案与实践第55-57页
        5.2.6 教学实践总结第57页
    5.3 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第57-59页
    5.4 教学实践评价第59-63页
        5.4.1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第59-60页
        5.4.2 教学效果评价第60-63页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63-66页
    6.1 研究总结第63-64页
    6.2 研究不足第64-65页
    6.3 未来展望第65-66页
附录第66-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镇药品进销存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下一篇:某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