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

开放性实验报告策略对化学专业本科生科学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3-2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的问题第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23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9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9-22页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第22-23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1.3.1 研究的目的第23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23-24页
    1.4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第24-28页
        1.4.1 研究的内容第24-26页
        1.4.2 研究的思路第26页
        1.4.3 研究的方法第26-28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8-45页
    2.1 科学写作的概念第28-36页
        2.1.1 写作的概念第28-29页
        2.1.2 科学写作的概念第29-30页
        2.1.3 科学写作的组成要素第30-32页
        2.1.4 科学写作的类型第32-34页
        2.1.5 科学写作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价值第34-36页
    2.2 科学教育中开放性实验报告策略的提出第36-42页
        2.2.1 开放性实验报告第37-38页
        2.2.2 开放性实验报告策略第38-42页
    2.3 开放性实验报告的评价维度第42-45页
3 实证研究的设计第45-66页
    3.1 研究过程第45-50页
        3.1.1 “中级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介绍第45-47页
        3.1.2 研究的实施过程第47-50页
    3.2 研究对象第50-51页
    3.3 研究工具第51-66页
        3.3.1 QQ群在线交流平台第52-57页
        3.3.2 有机化学合成实验论文阅读任务单(学生用)的设计第57-59页
        3.3.3 有机化学实验记录单(学生用和研究者用)的设计第59-60页
        3.3.4 学生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评分总表(课程指导教师用)的设计第60页
        3.3.5 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学生互评量表(学生用)的设计第60-61页
        3.3.6 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评价标准(研究者用)的设计第61-66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66-96页
    4.1 学生七次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总得分和各个维度得分上的变化第66-85页
        4.1.1 学生七次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总得分的变化第67-68页
        4.1.2 学生七次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规范性得分的变化第68-74页
        4.1.3 学生七次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科学性得分的变化第74-78页
        4.1.4 学生七次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逻辑性得分的变化第78-85页
    4.2 影响学生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总得分和各个维度得分的因素第85-94页
        4.2.1 性别对学生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总得分和各个维度得分的影响第85-88页
        4.2.2 专业对学生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总得分和各个维度得分的影响第88-91页
        4.2.3 指导教师对学生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总得分和各个维度得分的影响第91-94页
    4.3 研究者评分与课程指导教师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第94-96页
5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96-100页
    5.1 研究的结论第96-97页
    5.2 研究的启示第97-98页
    5.3 研究的创新第98-99页
    5.4 研究的不足第99-100页
附录第100-121页
    附录1 经典有机化学合成实验论文(学生用)第100-102页
    附录2 有机化学论文阅读任务单(学生用)第102-103页
    附录3 实验记录单(试行稿) (学生用)第103-104页
    附录4 实验记录单(正式稿) (学生用)第104-105页
    附录5 实验情况记录表(研究者用)第105-106页
    附录6 学生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评分总表(课程指导教师用)第106-107页
    附录7 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互评量表(学生用)第107-109页
    附录8 开放性化学实验报告评价标准(研究者用)第10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历程研究(1949年至今)
下一篇:民族院校大学生老乡会现象的影响及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