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富锂正极材料xLi3NbO4·(1-x)LiMO2(M=Mn,Ni,Co;0<x<l)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2页
    1.1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介第12-13页
    1.2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3-15页
    1.3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第15-19页
        1.3.1 锂离子电池负极第15-18页
        1.3.2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第18-19页
        1.3.3 锂离子电池的隔膜第19页
    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9-33页
        1.4.1 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第20-23页
        1.4.2 尖晶石型材料第23-24页
        1.4.3 聚阴离子型材料第24-26页
        1.4.4 富锂型材料第26-33页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42页
第二章 实验和仪器方法第42-50页
    2.1 主要化学试剂第42页
    2.2 材料合成及表征第42-46页
        2.2.1 惰性气氛保护下的合成装置第42-43页
        2.2.2 X射线粉末晶体衍射技术(XRD)第43页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SEM)第43-44页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第44页
        2.2.5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第44-46页
    2.3 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6-49页
        2.3.1 电极制备第46-47页
        2.3.2 电池的组装与拆卸第47-48页
        2.3.3 充放电测试第48页
        2.3.4 循环伏安技术(CV)第48页
        2.3.5 电化学阻抗谱技术(EIS)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第三章 富锂正极材料xLi_3NbO_4·(1-x)·LiMnO_2(0第50-72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Li_3NbO_4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第50-53页
        3.2.1 Li_3NbO_4的合成第50-51页
        3.2.2 Li_3NbO_4的晶体结构第51-52页
        3.2.3 Li_3NbO_4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2-53页
    3.3 xLi_3NbO_4·(1-x)LiMnO_2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第53-59页
        3.3.1 合成方法第53-56页
        3.3.2 xLi_3NbO_4·(1-x)LiMnO_2的合成第56页
        3.3.3 xLi_3NbO_4·(1-x)LiMnO_2结构与形貌第56-57页
        3.3.4 xLi_3NbO_4·(1-x)LiMnO_2的电化学性能第57-59页
    3.4 0.43Li_3NbO_4·0.57LiMnO_2的充放电机理研究第59-68页
        3.4.1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9-63页
        3.4.2 0.43Li_3NbO_4·0.57LiMnO_2的非原位XRD研究第63-64页
        3.4.3 0.43Li_3NbO_4·0.57LiMnO_2的非原位XPS研究第64-66页
        3.4.4 0.43Li_3NbO_4·0.57LiMnO_2中Mn元素的XAFS研究第66-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第四章 富锂正极材料0.43Li_3NbO_4·0.57LiMO_2 (M=Ni,Co,Mn)研究第72-84页
    4.1 引言第72页
    4.2 0.43Li_3NbO_4·0.57LiMO_2(M=Ni, Co, Mn)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第72-74页
        4.2.1 0.43Li_3NbO_4·0.57LiMn_(0.75)Ni_(0.25)O_2的制备第72-73页
        4.2.2 0.43Li_3NbO_4·0.57LiNi_(1/3)Co_(1/3)Mn_(1/3)3O_2三元材料的制备第73-74页
    4.3 0.43Li_3NbO_4·0.57LiMn_(1-x)CoxO_2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第74-82页
        4.3.1 0.43Li_3NbO_4·0.57LiMn+(1-x)Co_xO_2的制备第74-75页
        4.3.2 0.43Li_3NbO_4·0.57LiMn_(1-x)Co_xO_2的结构与形貌第75-76页
        4.3.3 0.43Li_3NbO_4·0.57LiMn_(1-x)Co_xO_2的电化学性能第76-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发表的文章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oRa无线技术的配电网故障指示器设计及其最优配置研究
下一篇:河北南网调控一体化全维度培训仿真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