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基于LoRa无线技术的配电网故障指示器设计及其最优配置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6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第9-10页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第10-14页
        1.2.1 供电技术第11-12页
        1.2.2 通信技术第12页
        1.2.3 故障选线算法第12-14页
        1.2.4 配置方法第14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线路故障监测系统第16-36页
    2.1 线路故障监测系统第16-18页
    2.2 故障指示器硬件构成第18-26页
        2.2.1 主控芯片PIC16LF1513第18-19页
        2.2.2 双电源供电电路第19-24页
        2.2.3 电流信号采集第24-26页
        2.2.4 闪灯翻牌电路第26页
    2.3 数据采集器第26-34页
        2.3.1 太阳能取电与可充电电池组合电路第27-28页
        2.3.2 降压电路第28-29页
        2.3.3 GPRS远程通信第29-34页
        2.3.4 数据采集器软件设计第34页
    2.4 硬件抗干扰设计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LoRa通信技术第36-44页
    3.1 LoRa无线通信技术第36页
    3.2 RFM98通信设计第36-39页
        3.2.1 SPI串行通信第37-38页
        3.2.2 I/O模拟SPI第38-39页
    3.3 RFM98模式选择第39页
    3.4 RFM98配置流程第39-42页
        3.4.1 发送模式第39-40页
        3.4.2 接收模式第40-42页
    3.5 RFM98通信协议第42页
    3.6 RFM98无线通信测试第42-43页
    3.7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故障指示器故障识别第44-64页
    4.1 故障指示器短路检测原理第44-45页
        4.1.1 过电流原理第44页
        4.1.2 自适应原理第44-45页
    4.2 故障指示器短路检测设计第45-52页
        4.2.1 短路故障识别及防误报警说明第45-48页
        4.2.2 电流有效值计算第48-49页
        4.2.3 故障指示器短路监测第49页
        4.2.4 短路故障模拟试验第49-52页
    4.3 配电网接地故障信号分析第52-56页
        4.3.1 稳态信号分析第53-54页
        4.3.2 暂态信号分析第54-56页
    4.4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概述第56-57页
    4.5 本文故障指示器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定位依据第57-60页
        4.5.1 “S注入法”第57-58页
        4.5.2 差分滤波器第58-60页
    4.6 软件抗干扰设计第60-61页
    4.7 选线主机交互界面设计第61-63页
        4.7.1 服务器/客户端的设计第61-62页
        4.7.2 实验测试第62-63页
    4.8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故障指示器的最优配置第64-75页
    5.1 故障指示器区段定位原理第64-65页
    5.2 最优配置目标函数第65-67页
    5.3 遗传算法第67-69页
        5.3.1 编码第67-68页
        5.3.2 初始种群生成与适应度评价第68页
        5.3.3 选择、交叉、变异第68-69页
        5.3.4 决定最优方案第69页
    5.4 最优配置算法测试第69-74页
        5.4.1 经济性最优配置方式第69-71页
        5.4.2 安装数量对寻找故障点平均时间与总费用的影响第71-73页
        5.4.3 LoRa故障指示器的优势第73-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7页
    一、本文的研究总结第75-76页
    二、进一步的研究内容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2页
个人简历第82-8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20kV先农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富锂正极材料xLi3NbO4·(1-x)LiMO2(M=Mn,Ni,Co;0<x<l)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