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开发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光伏发电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1-14页 |
1.2.1 国外光伏发电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光伏发电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2-14页 |
1.3 独立光伏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组成及容量配置 | 第17-31页 |
2.1 光伏发电系统类型 | 第17-19页 |
2.1.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 第17-18页 |
2.1.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 第18页 |
2.1.3 混合光伏发电系统 | 第18-19页 |
2.2 家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结构 | 第19-20页 |
2.3 系统容量配置 | 第20-26页 |
2.3.1 地理位置特点分析 | 第21页 |
2.3.2 家庭用电情况分析 | 第21页 |
2.3.3 蓄电池选型和容量配置 | 第21-23页 |
2.3.4 光伏电池板选型和容量配置 | 第23-25页 |
2.3.5 逆变器选型和容量配置 | 第25-26页 |
2.4 基于PVSYST软件的系统运行仿真分析 | 第26-30页 |
2.4.1 PVSYST软件介绍 | 第26页 |
2.4.2 系统参数设置 | 第26-28页 |
2.4.3 系统运行仿真结果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光伏电池MPPT跟踪策略 | 第31-50页 |
3.1 光伏电池工作原理 | 第31-32页 |
3.2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 第32-35页 |
3.2.1 理想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 第32-34页 |
3.2.2 实际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3.3 光伏电池伏安特性仿真分析 | 第35-38页 |
3.4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 | 第38-39页 |
3.5 常见MPP跟踪方法比较 | 第39-45页 |
3.5.1 恒压跟踪法 | 第40-41页 |
3.5.2 扰动观察法 | 第41-42页 |
3.5.3 电导增量跟踪法 | 第42-44页 |
3.5.4 模糊逻辑控制法 | 第44-45页 |
3.6 改进型扰动观察跟踪法 | 第45-49页 |
3.6.1 MPPT仿真模型建立 | 第45-47页 |
3.6.2 MPPT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器设计 | 第50-67页 |
4.1 控制器总体设计 | 第50-51页 |
4.2 控制器各模块设计 | 第51-61页 |
4.2.1 主控制模块 | 第51页 |
4.2.2 数据检测模块设计 | 第51-53页 |
4.2.3 蓄电池电量估算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4.2.4 蓄电池均衡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4.2.5 触摸显示模块设计 | 第55-56页 |
4.2.6 通信模块设计 | 第56-57页 |
4.2.7 电源模块设计 | 第57-58页 |
4.2.8 单向DC-DC变换器模块设计 | 第58-60页 |
4.2.9 双向DC-DC变换器模块设计 | 第60-61页 |
4.3 控制器软件实现 | 第61-66页 |
4.3.1 控制器软件总体设计 | 第61-62页 |
4.3.2 控制器工作模式实现 | 第62-64页 |
4.3.3 蓄电池充放电管理实现 | 第64-65页 |
4.3.4 蓄电池均衡策略实现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实验研究 | 第67-79页 |
5.1 实验平台搭建 | 第67-69页 |
5.2 光伏电池伏安特性验证 | 第69-71页 |
5.3 系统触摸显示模块验证 | 第71-73页 |
5.4 蓄电池均衡策略验证 | 第73-76页 |
5.5 蓄电池充放电保护验证 | 第76-77页 |
5.6 系统控制柜组装 | 第77-7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总结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