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案例正文 | 第13-27页 |
2.1 公司简介 | 第13-20页 |
2.1.1 合并方招商局蛇口股份公司简介 | 第13-17页 |
2.1.2 被吸收方招商局地产控股 | 第17-20页 |
2.2 背景介绍 | 第20-22页 |
2.2.1 前海蛇口自贸区亟待开发 | 第20页 |
2.2.2 公司治理结构需要优化 | 第20-21页 |
2.2.3 控股母子之间产生同业竞争 | 第21页 |
2.2.4 公司资产负债率高 | 第21-22页 |
2.2.5 信用额度不能满足需求 | 第22页 |
2.3 上市过程 | 第22-24页 |
2.3.1 改制设立 | 第22页 |
2.3.2 剥离资产 | 第22页 |
2.3.3 交易方案 | 第22-24页 |
2.4 上市后对续存公司的影响 | 第24-26页 |
2.4.1 股权结构 | 第24-25页 |
2.4.2 资产 | 第25页 |
2.4.3 盈利能力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27-43页 |
3.1 招商蛇口控股可比公司分析 | 第27-31页 |
3.1.1 市盈率分析 | 第27-28页 |
3.1.2 市净率分析 | 第28-29页 |
3.1.3 市销率分析 | 第29-30页 |
3.1.4 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分析 | 第30页 |
3.1.5 资产负债率分析 | 第30-31页 |
3.2 整体上市换股再分析 | 第31-35页 |
3.2.1 换股比例再计算 | 第31-32页 |
3.2.2 假设方案与现存方案对比 | 第32-33页 |
3.2.3 关于招商蛇口控股上市后股价表现的思考 | 第33-34页 |
3.2.4 关于招商地产被吸收前股价二级市场表现思考 | 第34页 |
3.2.5 关于方案中现金选择权的思考 | 第34-35页 |
3.3 整体上市方案基本模式及选择 | 第35-37页 |
3.3.1 “定向发行股份”模式 | 第35-36页 |
3.3.2 “换股吸收合并”模式 | 第36-37页 |
3.3.3 模式选择 | 第37页 |
3.4 公司整体上市的时点选择 | 第37-39页 |
3.4.1 在企业扩张的时候上市 | 第37-38页 |
3.4.2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上市 | 第38页 |
3.4.3 在证券市场活跃时上市 | 第38-39页 |
3.5 整体上市后的业务整合与竞争优势 | 第39-41页 |
3.5.1 招商局蛇口控股的业务发展 | 第39-40页 |
3.5.2 招商局蛇口控股的竞争优势 | 第40-41页 |
3.5.3 整合后的协同效应 | 第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案例启示 | 第43-47页 |
4.1 换股方式制定的启示 | 第43-44页 |
4.1.1 市盈率 | 第43页 |
4.1.2 市净率 | 第43-44页 |
4.1.3 换股比例分析 | 第44页 |
4.2 对企业整体上市的启示 | 第44-45页 |
4.2.1 资产质量好的国企可整体上市 | 第44-45页 |
4.2.2 选择适宜的时机整体上市 | 第45页 |
4.2.3 整体上市方案要公平 | 第45页 |
4.3 案例成果的介绍与评价 | 第45-46页 |
4.4 整体上市对国企改革的启示 | 第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件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