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A国有银行烟台分行不良贷款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5-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思路第15-17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第17-30页
    2.1 国有商业银行第17-18页
    2.2 不良贷款的概念与主要处置模式第18-23页
    2.3 相关管理理论第23-30页
        2.3.1 资产管理理论第23-25页
        2.3.2 负债管理理论第25-27页
        2.3.3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第27-28页
        2.3.4 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第28-30页
第3章 A国有银行烟台分行不良贷款现状第30-43页
    3.1 不良贷款总体规模第30页
    3.2 不良贷款分类特征第30-32页
    3.3 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第32-34页
        3.3.1 不良贷款形成的宏观原因第32-33页
        3.3.2 不良贷款形成的微观原因第33-34页
    3.4 不良贷款管理进程中面临的难题第34-43页
        3.4.1 信贷资产结构性、区域性不平衡第34-36页
        3.4.2 自身信用风险防范不力第36-37页
        3.4.3 企业违约率不断攀升第37-39页
        3.4.4 处置问责滞后第39-41页
        3.4.5 新型金融模式的冲击第41-43页
第4章 不良贷款有效管理策略分析第43-53页
    4.1 国外经验借鉴第43-44页
        4.1.1 创新处置方式,丰富市场化渠道第43页
        4.1.2 放宽准入门槛,完善交易市场第43页
        4.1.3 法律的规范和引导第43-44页
    4.2 影响模式选择的历史因素第44-45页
        4.2.1 政策因素第44-45页
        4.2.2 体制因素第45页
    4.3 不良贷款管理模式分析第45-53页
        4.3.1 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第46-48页
        4.3.2 不良贷款处置模式第48-53页
第5章 完善不良贷款管理的有效措施第53-58页
    5.1 营造良好宏观信用环境第53页
        5.1.1 完善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第53页
        5.1.2 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第53页
    5.2 强化自身风险防范能力第53-56页
        5.2.1 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硬约束第53-55页
        5.2.2 灵活处置模式综合运用第55-56页
    5.3 金融同业共享创新第56-58页
        5.3.1 升级新金融共享合作第56页
        5.3.2 适应新常态促产业结构升级第56-5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8-59页
    6.1 研究总结第58页
    6.2 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产专用性、债务结构与债务重组研究--基于中国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一篇:制度变迁下保荐机构与基金公司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