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下保荐机构与基金公司关系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实用价值 | 第11页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制度背景 | 第14-19页 |
3 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3.1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 第19-20页 |
3.2 新股配售公平性 | 第20-22页 |
3.2.1 国外研究 | 第20页 |
3.2.2 国内研究 | 第20-22页 |
3.3 利益输送方式 | 第22-23页 |
3.4 文献评述 | 第23-24页 |
4 相关理论及研究假设 | 第24-30页 |
4.1 承销商与基金公司的“利益联盟” | 第24-26页 |
4.2 新股获配比率与利益输送 | 第26-27页 |
4.3 参与申购基金产品比率与利益输送 | 第27-29页 |
4.4 基金公司业务类型与利益输送方式的选择 | 第29-30页 |
5 研究设计 | 第30-39页 |
5.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0页 |
5.2 模型设计及说明 | 第30-33页 |
5.3 描述性统计 | 第33-37页 |
5.4 内生性的应对 | 第37-39页 |
6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39-50页 |
6.1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6.2 稳健性检验 | 第45-50页 |
6.2.1 业务量的衡量 | 第45-47页 |
6.2.2 参与申购基金产品数量 | 第47-50页 |
7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0-5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51页 |
7.3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