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0.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1页 |
0.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0.2.3 文献小结 | 第14页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0.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1 海外并购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1.1 海外并购的内涵 | 第16-17页 |
1.2 海外并购绩效的内涵及评价方法 | 第17-20页 |
1.2.1 海外并购绩效内涵 | 第17-18页 |
1.2.2 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与比较 | 第18-19页 |
1.2.3 本文海外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9-20页 |
2 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7页 |
2.1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20页 |
2.2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 | 第20-21页 |
2.2.1 寻求自然资源,谋求长远的发展 | 第20页 |
2.2.2 扩展国际市场,寻求国际化发展 | 第20-21页 |
2.2.3 寻求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品牌优势 | 第21页 |
2.3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2.3.1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 | 第21-23页 |
2.3.2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2.4 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因素 | 第24-27页 |
2.4.1 国际环境层面 | 第24-25页 |
2.4.1.1 东道国政治制度环境与海外并购绩效 | 第24页 |
2.4.1.2 文化差异与海外并购绩效 | 第24-25页 |
2.4.2 公司内部层面 | 第25页 |
2.4.2.1 收购方的股权结构和管理水平与海外并购绩效 | 第25页 |
2.4.2.2 企业财务风险或融资风险与海外并购绩效 | 第25页 |
2.4.2.3 企业规模实力与海外并购绩效 | 第25页 |
2.4.3 交易层面 | 第25-27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27-44页 |
3.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第27-29页 |
3.1.1 海外并购绩效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28页 |
3.1.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28-29页 |
3.2 统计分析方法与计量模型 | 第29-30页 |
3.2.1 因子分析的原理 | 第29页 |
3.2.3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29-30页 |
3.3 实证分析过程 | 第30-40页 |
3.3.1 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 第30页 |
3.3.2 提取公因子 | 第30-35页 |
3.3.3 计算因子得分及综合绩效得分 | 第35-40页 |
3.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3.4.1 整体样本公司海外并购绩效变化分析 | 第40-41页 |
3.4.2 分行业样本公司海外并购绩效变化分析 | 第41-44页 |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4-48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4.2 政策建议 | 第44-48页 |
4.2.1 基于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44-45页 |
4.2.1.1 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完善金融体系 | 第44-45页 |
4.2.1.2 加速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同时鼓励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 | 第45页 |
4.2.2 基于上市公司方面的建议 | 第45-48页 |
4.2.2.1 选择合适的并购时机和并购目标 | 第45-46页 |
4.2.2.2 加大对专业型人员的培养力度 | 第46页 |
4.2.2.3 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 | 第46页 |
4.2.2.4 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