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2.1 微晶玻璃的概述 | 第10-12页 |
2.1.1 微晶玻璃的定义 | 第10页 |
2.1.2 微晶玻璃的特性 | 第10页 |
2.1.3 微晶玻璃的应用 | 第10-12页 |
2.2 微晶玻璃的种类 | 第12-15页 |
2.2.1 硅酸盐微晶玻璃 | 第12页 |
2.2.2 铝硅酸盐微晶玻璃 | 第12-13页 |
2.2.3 氟硅酸盐微晶玻璃 | 第13-14页 |
2.2.4 磷酸盐微晶玻璃 | 第14页 |
2.2.5 非传统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微晶玻璃 | 第14-15页 |
2.3 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2.3.1 熔融法 | 第15页 |
2.3.2 烧结法 | 第15-16页 |
2.3.3 溶胶-凝胶法 | 第16-17页 |
2.3.4 浮法 | 第17页 |
2.4 微晶玻璃的析晶过程 | 第17-19页 |
2.4.1 液相分离理论 | 第17-18页 |
2.4.2 熔体和玻璃体的成核机理 | 第18-19页 |
2.5 晶核剂 | 第19-22页 |
2.5.1 金属晶核剂 | 第20页 |
2.5.2 氧化物晶核剂 | 第20-21页 |
2.5.3 氟化物晶核剂 | 第21-22页 |
2.6 微晶玻璃的增韧 | 第22-24页 |
2.6.1 表面强化增韧微晶玻璃 | 第22页 |
2.6.2 第二相复合增强微晶玻璃 | 第22-24页 |
2.7 锂镁铝硅系微晶玻璃的结构与性能 | 第24-26页 |
2.7.1 锂镁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结构 | 第24-25页 |
2.7.2 锂镁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热膨胀性能 | 第25-26页 |
2.7.3 锂镁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力学性能 | 第26页 |
2.8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6-28页 |
3 实验内容 | 第28-33页 |
3.1 实验所用原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3.2 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工艺流程图 | 第29-30页 |
3.3 实验设计方案 | 第30-31页 |
3.3.1 基础微晶玻璃的确定 | 第30页 |
3.3.2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第30页 |
3.3.3 晶核剂对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微晶玻璃的分析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3.4.1 差热分析 | 第31页 |
3.4.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1页 |
3.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1-32页 |
3.4.4 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 第32页 |
3.4.5 力学性能的测定 | 第32页 |
3.4.6 吸水率的测定 | 第32-33页 |
4 组分对LMAS系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第33-43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Si /Al比对LMAS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33-38页 |
4.2.1 样品的制备 | 第33页 |
4.2.2 基础玻璃热处理制度的初步确定 | 第33-34页 |
4.2.3 Si/Al比对微晶玻璃晶相的影响 | 第34-35页 |
4.2.4 Si/Al比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5 Si/Al比对微晶玻璃膨胀系数的影响 | 第36页 |
4.2.6 Si/Al比对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4.3 Li/Mg比LMAS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38-42页 |
4.3.1 样品制备 | 第38页 |
4.3.2 Li/Mg比对微晶玻璃晶相的影响 | 第38-39页 |
4.3.3 Li/Mg比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4 Li/Mg比对微晶玻璃膨胀系数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5 Li/Mg比对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热处理制度对LMAS系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43-50页 |
5.1 引言 | 第43页 |
5.2 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 第43-47页 |
5.3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晶相的影响 | 第47-48页 |
5.4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48-4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晶核剂对LMAS系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第50-69页 |
6.1 引言 | 第50页 |
6.2 晶核剂的种类对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第50-54页 |
6.2.1 样品的制备 | 第50-51页 |
6.2.2 晶核剂的种类对微晶玻璃晶化温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6.2.3 晶核剂的种类对微晶玻璃晶相的影响 | 第52-53页 |
6.2.4 晶核剂的种类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3-54页 |
6.2.5 晶核剂的种类对微晶玻璃物理性能的影响 | 第54页 |
6.3 复合晶核剂的用量对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第54-60页 |
6.3.1 复合晶核剂TiO_2的用量对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第54-56页 |
6.3.2 复合晶核剂ZrO_2的用量对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6.3.3 复合晶核剂P_2O_5的用量对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6.3.4 不同复合晶核剂的用量对微晶玻璃物理性能的影响 | 第60页 |
6.4 氟化物对LMAS系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第60-67页 |
6.4.1 氟化物种类对LMAS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60-64页 |
6.4.2 复合氟化物对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64-6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7 结论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