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双创债券 | 第10页 |
1.2.2 债券的经济效应 | 第10-11页 |
1.2.3 债券的风险防范 | 第11-14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6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16-18页 |
第2章 双创债券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双创债券的内涵及特点 | 第18-19页 |
2.2 双创债券的发行现状 | 第19-21页 |
2.2.1 基本概况 | 第19-20页 |
2.2.2 发行规模 | 第20页 |
2.2.3 发行主体所在行业范围 | 第20-21页 |
2.3 双创债券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3.1 双创债券经济效应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3.2 双创债券融资风险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双创债券的经济效应 | 第26-40页 |
3.1 经济效应分析框架 | 第26-27页 |
3.2 经济效应分析 | 第27-30页 |
3.2.1 宏观层面经济效应分析 | 第27-29页 |
3.2.2 微观层面经济效应分析 | 第29-30页 |
3.3 宏观层面经济效应实证检验 | 第30-33页 |
3.3.1 模型构建 | 第30-31页 |
3.3.2 数据选取与统计性描述 | 第31页 |
3.3.3 实证分析 | 第31-33页 |
3.4 微观层面经济效应实证检验 | 第33-39页 |
3.4.1 样本数据 | 第33-34页 |
3.4.2 双创企业发债前后主营业务收入对比 | 第34-36页 |
3.4.3 双创企业发债前后净利润对比 | 第36-37页 |
3.4.4 双创企业发债前后经营活动现金流对比 | 第37-39页 |
3.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双创债券的风险 | 第40-51页 |
4.1 双创债券风险分析 | 第40-41页 |
4.1.1 信用风险 | 第40页 |
4.1.2 利率风险 | 第40-41页 |
4.1.3 流动性风险 | 第41页 |
4.1.4 道德风险 | 第41页 |
4.2 双创债券风险实证分析 | 第41-49页 |
4.2.1 模型构建 | 第42-44页 |
4.2.2 参数估计 | 第44-45页 |
4.2.3 实证分析 | 第45-49页 |
4.3 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1-55页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5.2.1 加大双创债券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替代中小企业私募债 | 第52页 |
5.2.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双创债券发行成本 | 第52-53页 |
5.2.3 引入担保机制,加强信用评级建设 | 第53页 |
5.2.4 发掘合格投资者,建立健全双创债券交易平台和二级市场 | 第53页 |
5.2.5 创新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强化利率风险量化意识 | 第53-54页 |
5.2.6 建立三阶段风控体系,保护投资者利益 | 第54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