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关于公司价值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2 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价值关系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3 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股价的关系 | 第15页 |
1.3.4 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对象与公司价值关系的研究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 | 第16-19页 |
1.4.1 论文的基本内容 | 第16页 |
1.4.2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6-19页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1.5.1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2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 第20-27页 |
2.1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2.2 我国2014年以来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情况 | 第21-25页 |
2.3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 员工持股计划理论基础及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机理研究 | 第27-38页 |
3.1 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页 |
3.1.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7-29页 |
3.1.3 激励理论 | 第29-30页 |
3.1.4 二元经济理论 | 第30页 |
3.2 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机理研究 | 第30-38页 |
3.2.1 基于不同受益对象视角的分析 | 第31-33页 |
3.2.2 基于债务结构视角的分析 | 第33-34页 |
3.2.3 基于公司治理成本视角的分析 | 第34-35页 |
3.2.4 基于股权集中度视角的分析 | 第35-36页 |
3.2.5 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效应 | 第36-38页 |
4 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8-59页 |
4.1 员工持股计划公布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实证研究——基于CAR模型….. | 第38-42页 |
4.1.1 CAR模型(累计超额收益率模型) | 第38-39页 |
4.1.2 模型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第39页 |
4.1.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4.2 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实证研究——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 | 第42-59页 |
4.2.1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 | 第42-43页 |
4.2.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43-44页 |
4.2.3 面板数据的平稳性分析 | 第44-45页 |
4.2.4 模型滞后阶数的选取和模型的构建 | 第45-46页 |
4.2.5 面板向量自回归估计结果 | 第46-50页 |
4.2.6 面板数据的稳定性检验 | 第50-51页 |
4.2.7 脉冲响应图 | 第51-55页 |
4.2.8 方差分解表 | 第55-59页 |
5 结论与相关建议 | 第59-6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5.2 相关建议 | 第60-63页 |
5.2.1 国家层面 | 第60-61页 |
5.2.2 企业层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1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