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9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3-15页 |
1.5 数据与方法 | 第15页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15-17页 |
1.6.1 选题的创新 | 第15页 |
1.6.2 内容的创新 | 第15-17页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职业倦怠 | 第17-18页 |
2.1.2 教师职业倦怠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2.1 职业倦怠理论 | 第18-20页 |
2.2.2 教师职业倦怠理论 | 第20-23页 |
3 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设计 | 第23-27页 |
3.1 调查对象 | 第23页 |
3.2 调查内容 | 第23-24页 |
3.3 调查方法 | 第24页 |
3.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24-27页 |
3.4.1 信度分析 | 第24页 |
3.4.2 效度分析 | 第24-27页 |
4 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数据分析 | 第27-37页 |
4.1 有效样本基本情况描述性分析 | 第27页 |
4.2 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4.3 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7页 |
4.3.1 背景性因素对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28-30页 |
4.3.2 业源性因素对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30-32页 |
4.3.3 工作满意度对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32-33页 |
4.3.4 对教师工作倦怠各维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3页 |
4.3.5 分析与讨论 | 第33-37页 |
5 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 | 第37-43页 |
5.1 社会层面加强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社会支持 | 第37-38页 |
5.2 学校层面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 第38-40页 |
5.3 教师层面强化认识并合理应对职业倦怠 | 第40-43页 |
6 结语与不足 | 第43-46页 |
6.1 结语 | 第43-44页 |
6.2 不足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