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Pseudomonas sp.ZSY脱氮功能特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6页
    1.1 引言第10-12页
        1.1.1 水体中氮元素来源第10-11页
        1.1.2 水体中氮元素积累危害第11-12页
    1.2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及弊端第12-15页
        1.2.1 缺氧-好氧(A/O)脱氮工艺第13页
        1.2.2 厌氧-缺氧-好氧(A~2/O)脱氮工艺第13页
        1.2.3 间歇式(SBR)脱氮工艺第13-14页
        1.2.4 曝气生物滤池(BAF)脱氮工艺第14页
        1.2.5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的弊端第14-15页
    1.3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的发展第15-22页
        1.3.1 短程反硝化第15-16页
        1.3.2 厌氧氨氧化第16-17页
        1.3.3 异养硝化第17-18页
        1.3.4 硝酸盐还原第18-22页
    1.4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第22-24页
        1.4.1 菌种的发现第22-23页
        1.4.2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途径第23-24页
    1.5 有机氮的氨化第24-25页
        1.5.1 废水中有机氮处理方法第24页
        1.5.2 微生物法有机氮的去除工艺第24-25页
        1.5.3 氨化细菌对有机氮的转化第25页
    1.6 课题背景及内容第25-26页
        1.6.1 课题背景第25页
        1.6.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2 脱氮功能菌的筛选及鉴定第26-38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实验材料第27-29页
        2.2.1 菌株来源第27页
        2.2.2 实验仪器及药品第27-28页
        2.2.3 培养基第28-29页
        2.2.4 实验试剂第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33页
        2.3.1 检测项目及方法第29-31页
        2.3.2 混菌厌氧脱氮功能实验第31-32页
        2.3.3 菌株的筛选与纯化第32页
        2.3.4 菌株的鉴定第32-33页
        2.3.5 菌株的保存第33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3-37页
        2.4.1 菌株形态观察第33-34页
        2.4.2 菌株鉴定结果第34-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Pseudomonas sp.ZSY脱氮功能考察第38-47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8页
        3.2.1 菌株来源第38页
        3.2.2 培养基第38页
        3.2.3 检测方法第38页
    3.3 实验方法第38-40页
        3.3.1 Pseudomonas sp.ZSY生长曲线测定第38页
        3.3.2 Pseudomonas sp.ZSY在好氧条件下对不同有机氮源的的转化过程第38-39页
        3.3.3 Pseudomonas sp.ZSY同时去除硝态氮和有机氮源天冬酰胺的特性研究第39页
        3.3.4 Pseudomonas sp.ZSY异养硝化降解特性第39页
        3.3.5 Pseudomonas sp.ZSY好氧反硝化降解特性第39页
        3.3.6 Pseudomonas sp.ZSY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降解特性第39-4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0-45页
        3.4.1 Pseudomonas sp.ZSY生长曲线测定第40页
        3.4.2 Pseudomonas sp.ZSY在好氧条件下对不同有机氮源的转化过程第40-41页
        3.4.3 Pseudomonas sp.ZSY同时去除硝态氮和有机氮源天冬酰胺的特性研究第41-42页
        3.4.4 Pseudomonas sp.ZSY异养硝化降解特性第42-43页
        3.4.5 Pseudomonas sp.ZSY好氧反硝化降解特性第43-44页
        3.4.6 Pseudomonas sp.ZSY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降解特性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4 Pseudomonas sp.ZSY的好氧反硝化、异养硝化、厌氧氨化和异养反硝化影响因素研究第47-58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实验材料第47页
        4.2.1 菌株来源第47页
        4.2.2 培养基第47页
        4.2.3 检测方法第47页
    4.3 实验方法第47-49页
        4.3.1 Pseudomonas sp.ZSY的好氧反硝化影响因素研究第47-48页
        4.3.2 初始氨氮浓度对Pseudomonas sp.ZSY异养硝化影响研究第48页
        4.3.3 Pseudomonas sp.ZSY的厌氧氨化和异养反硝化影响因素研究第48-49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9-56页
        4.4.1 Pseudomonas sp.ZSY的好氧反硝化影响因素研究第49-52页
        4.4.2 初始氨氮浓度对Pseudomonas sp.ZSY异养硝化影响研究第52-53页
        4.4.3 Pseudomonas sp.ZSY的厌氧氨化和异养反硝化影响因素研究第53-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本层次理论下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研究
下一篇:高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