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马街书会文化保护传承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三)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研究工具 | 第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结构安排 | 第15页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6-23页 |
(一)马街书会 | 第16-19页 |
1、马街书会的起源与传说 | 第16-17页 |
2、马街书会的价值 | 第17-19页 |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19-23页 |
1、服务型政府概念 | 第19-20页 |
2、服务型政府理论视角下非遗保护中的政府作用 | 第20-23页 |
三、宝丰县政府保护马街书会的沿革及成效 | 第23-34页 |
(一)改革开放后宝丰县政府保护马街书会的主要做法 | 第23-24页 |
1、召开专题会议 | 第23页 |
2、拨付专用经费 | 第23页 |
3、举办曲艺大奖赛 | 第23页 |
4、整理出版相关刊物 | 第23-24页 |
(二)申遗成功后宝丰县政府保护马街书会的主要做法 | 第24-31页 |
1、充分调查,摸清县域内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底数 | 第24-28页 |
2、建立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 | 第28-29页 |
3、通过多种方式对宝丰马街书会进行宣传 | 第29-30页 |
4、设立宝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第30页 |
5、设立地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 | 第30页 |
6、举办宝丰说唱文化研讨会 | 第30-31页 |
(三)宝丰县政府保护马街书会取得的成效 | 第31-34页 |
1、书会得到迅速发展 | 第31-32页 |
2、书会得到社会各界关注 | 第32页 |
3、书会宣传得到好评 | 第32-34页 |
四、宝丰县政府在保护马街书会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34-41页 |
(一)宝丰县政府在保护马街书会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9页 |
1、马街书会宣传力度不够 | 第34-36页 |
2、书会会场环境差、停车难、饮食难 | 第36页 |
3、对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认识不足 | 第36-38页 |
4、对书会管理模式较为单一 | 第38-39页 |
(二)宝丰县政府在保护马街书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9-41页 |
1、政府对马街书会保护重视程度不够 | 第39页 |
2、政府对马街书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 | 第39页 |
3、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马街书会保护体制机制 | 第39-40页 |
4、政府对马街书会传承保护的长远规划不完备 | 第40-41页 |
五、加强马街书会保护传承的对策思考 | 第41-48页 |
(一)政府要提高保护马街书会的思想认识 | 第41-42页 |
1、认识到马街书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第41页 |
2、鼓励引导民众增强保护马街书会的意识 | 第41-42页 |
(二)政府要加大对马街书会的宣传力度 | 第42页 |
1、拓宽宣传范围 | 第42页 |
2、增加宣传渠道 | 第42页 |
3、创新宣传方式 | 第42页 |
(三)政府要加大对马街书会的资金支持 | 第42-43页 |
1、改善会场交通及周边环境等硬件设施 | 第42-43页 |
2、建设马街书会曲艺资源数据库 | 第43页 |
(四)政府要完善马街书会保护体制机制 | 第43-44页 |
1、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 | 第43-44页 |
2、建立长效考核机制 | 第44页 |
(五)政府要创新马街书会的管理模式 | 第44-47页 |
1、与旅游资源相结合 | 第44-45页 |
2、搭建非遗节目展演平台 | 第45页 |
3、创建“互联网+曲艺展演”模式 | 第45-46页 |
4、管理与规划相结合 | 第46-47页 |
(六)政府要加强对马街书会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 | 第47-48页 |
1、对传承人进行培训 | 第47页 |
2、对青少年重点培养 | 第47页 |
3、提高工作人员能力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