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功能提升策略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2 研究概念及范围第13-16页
        1.2.1 研究概念第13-15页
        1.2.2 研究对象范围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6页
        1.3.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8-20页
        1.5.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2 研究框架第19-20页
2 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功能提升相关研究第20-33页
    2.1 国外既有住区建筑更新历程与理论研究第20-25页
        2.1.1 住区建筑更新发展历程第20-22页
        2.1.2 围护体系功能性提升相关研究第22-25页
    2.2 国内既有住区建筑更新历程与理论研究第25-31页
        2.2.1 住区建筑更新发展历程第25-26页
        2.2.2 住区更新相关研究第26-27页
        2.2.3 围护体系功能性提升相关研究第27-31页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功能性品质实态调研第33-59页
    3.1 大连市既有住区发展及改造实践概况第33-38页
        3.1.1 大连市既有住区发展概况第33-34页
        3.1.2 大连市既有住区分布特点第34-35页
        3.1.3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改造实践概况第35-38页
    3.2 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功能性品质实态调研第38-46页
        3.2.1 调研范围第38-42页
        3.2.2 调研过程第42-44页
        3.2.3 调研案例第44-46页
    3.3 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功能性品质实态分析第46-58页
        3.3.1 围护体系部位要素采集与解析第46-50页
        3.3.2 围护体系部位要素功能性品质实态分析第50-57页
        3.3.3 围护体系功能性品质问题总结第57-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 既有住区建筑围护体系功能提升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第59-99页
    4.1 国内外案例分析第59-66页
        4.1.1 政策背景第59-64页
        4.1.2 案例解析第64-66页
    4.2 围护体系功能提升方法分析第66-95页
        4.2.1 躯体结构方面第66-75页
        4.2.2 物理性能方面第75-83页
        4.2.3 附属功能方面第83-86页
        4.2.4 立面美观方面第86-90页
        4.2.5 特殊节点方面第90-95页
    4.3 围护体系功能提升机制经验分析第95-97页
        4.3.1 法规层面第95-96页
        4.3.2 管理层面第96-97页
    4.4 本章小结第97-99页
5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围护提升功能提升策略研究第99-122页
    5.1 围护体系功能提升策略分类第99-101页
        5.1.1 标准复合型第99页
        5.1.2 单项选择型第99-100页
        5.1.3 特殊型第100-101页
    5.2 围护体系功能提升策略第101-120页
        5.2.1 标准复合型提升策略第101-108页
        5.2.2 单项选择型提升策略第108-118页
        5.2.3 特殊型提升策略第118-120页
    5.3 围护体系功能提升拓展策略第120-122页
        5.3.1 健全政策法规第120页
        5.3.2 完善管理机制第120-122页
结论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7页
附录A 中、日、台围护体系功能品质判定项目交叉对比表第127-128页
附录B 围护体系功能品质判定一二级指标对比表第128-129页
附录C 围护体系实态调研案例第129-145页
附录D 国内外优秀改造案例第14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52-153页
致谢第153-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既有住区建筑底部边界空间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下一篇:地域元素再生视角下的辽宁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