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1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概述 | 第17-22页 |
1.1 学术诚信 | 第17-18页 |
1.2 学术诚信教育 | 第18页 |
1.3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 | 第18-19页 |
1.4. 学术诚信教育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现状 | 第22-33页 |
2.1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取得的成效 | 第22-24页 |
2.2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2.2.1 教育目标模糊 | 第25-26页 |
2.2.2 教育内容缺乏 | 第26页 |
2.2.3 教育途径单一 | 第26-27页 |
2.2.4 教育环境弱化 | 第27-28页 |
2.3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3页 |
2.3.1 社会层面 | 第28-29页 |
2.3.2 学校层面 | 第29-30页 |
2.3.3 家庭层面 | 第30-32页 |
2.3.4 个体层面 | 第32-33页 |
3 国外学术诚信教育借鉴 | 第33-41页 |
3.1 国外学术诚信教育简介 | 第33-38页 |
3.1.1 美国学术诚信教育 | 第33-35页 |
3.1.2 德国学术诚信教育 | 第35-36页 |
3.1.3 日本学术诚信教育 | 第36-38页 |
3.2 国外学术诚信教育的启示 | 第38-41页 |
3.2.1 加强教育制度体系建设 | 第39页 |
3.2.2 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 第39-40页 |
3.2.3 发挥学生教育主体作用 | 第40页 |
3.2.4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 第40-41页 |
4 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对策 | 第41-56页 |
4.1 明确学术诚信教育目标 | 第41-44页 |
4.1.1 掌握规范知识的合格人才 | 第41-42页 |
4.1.2 具备创新能力的个性人才 | 第42-43页 |
4.1.3 拥有学术素质的领军人才 | 第43页 |
4.1.4 实现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 第43-44页 |
4.2 丰富学术诚信教育内容 | 第44-48页 |
4.2.1 学术规范教育 | 第44-45页 |
4.2.2 学术责任教育 | 第45-46页 |
4.2.3 学术法规教育 | 第46-47页 |
4.2.4 学术精神教育 | 第47-48页 |
4.3 拓宽学术诚信教育途径 | 第48-52页 |
4.3.1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 第48-49页 |
4.3.2 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实践活动 | 第49-50页 |
4.3.3 完善高校学术评价监督制度 | 第50-51页 |
4.3.4 发挥研究生个体主观能动性 | 第51-52页 |
4.4 优化学术诚信教育环境 | 第52-56页 |
4.4.1 塑造学术环境 | 第52-53页 |
4.4.2 营造社会环境 | 第53-54页 |
4.4.3 净化网络环境 | 第54页 |
4.4.4 美化家庭环境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