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手性聚合物 | 第9-11页 |
1.1.1 手性聚合物的合成 | 第9-11页 |
1.2 手性聚合物的应用 | 第11-14页 |
1.2.1 手性聚合物的识别作用 | 第11-12页 |
1.2.2 手性聚合物的分离作用 | 第12-13页 |
1.2.3 手性聚合物的催化作用 | 第13-14页 |
1.3 手性聚合物手性性质的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1.3.1 构象 | 第14页 |
1.3.2 聚合度 | 第14-15页 |
1.3.3 温度 | 第15页 |
1.3.4 溶剂 | 第15-16页 |
1.4 手性聚合物手性性质的表征 | 第16-17页 |
1.4.1 旋光仪 | 第16页 |
1.4.2 圆二色光谱仪(CD) | 第16页 |
1.4.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16页 |
1.4.4 荧光分光光度计 | 第16-17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含9,9-二戊二炔基芴衍生物的制备及其不对称偶联聚合 | 第18-27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8-20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2.3 实验内容 | 第20-22页 |
2.3.1 9,9-二戊二炔基芴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第20-22页 |
2.3.2 9,9-二戊二炔基芴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氧化偶联聚合 | 第22页 |
2.4 结果和讨论 | 第22-26页 |
2.4.1 聚合反应 | 第22-24页 |
2.4.2 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 第24-25页 |
2.4.3 聚合物的手性性质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含非手性9,9-二炔基芴衍生物的制备及其不对称诱导偶联聚合物 | 第27-46页 |
3.1 引言 | 第27-28页 |
3.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8-30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3.2.2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3.3 实验内容 | 第30-34页 |
3.3.1 非手性9,9-二丙炔基芴衍生物的制备 | 第30-33页 |
3.3.2 PDMPD-CuCl诱导的不对称氧化偶联聚合 | 第33-34页 |
3.4 结果和讨论 | 第34-45页 |
3.4.1 聚合反应 | 第34-37页 |
3.4.2 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 第37-42页 |
3.4.3 聚合物的手性性质 | 第42-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侧基带有手性噁唑啉的芴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开环聚合 | 第46-55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6-48页 |
4.2.1 主要试剂 | 第46-47页 |
4.2.2 主要仪器 | 第47-48页 |
4.3 实验内容 | 第48-50页 |
4.3.1 (S)-2-(9H-芴-2-基)-4-叔亮基-4,5-二氢噁唑啉 | 第48-50页 |
4.3.2 Sc(OTf)_3催化剂引发的聚合 | 第50页 |
4.4 结果和讨论 | 第50-53页 |
4.4.1 聚合反应 | 第50-51页 |
4.4.2 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 第51-52页 |
4.4.3 聚合物的手性性质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A 论文中化合物的简写对照表 | 第64-65页 |
附录B 论文中合成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 | 第65-7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