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引言 | 第13-15页 |
1.2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 | 第15-16页 |
1.3 基于非靶向的代谢组学研究 | 第16-18页 |
1.3.1 对人或动物血清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第17页 |
1.3.2 对人或动物尿液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第17-18页 |
1.3.3 对人或动物肾组织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第18页 |
1.4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 | 第18-21页 |
1.4.1 靶向代谢组学用于测定癌症疾病中的生物标志物 | 第20页 |
1.4.2 靶向代谢组学用于测定肾病中的生物标志物 | 第20页 |
1.4.3 靶向代谢组学在测定其他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5 课题设计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4页 |
1.5.1 目前的主要问题及研究背景 | 第21-22页 |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UFLC-MS/MS测定大鼠尿液中肌酐方法学的建立 | 第24-44页 |
2.1 肌酐的测定条件 | 第24-27页 |
2.1.1 仪器设备 | 第24页 |
2.1.2 药品和试剂 | 第24-25页 |
2.1.3 色谱条件 | 第25页 |
2.1.4 质谱条件 | 第25-26页 |
2.1.5 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2.1.6 尿液样品处理方法 | 第27页 |
2.2 方法学考察 | 第27-30页 |
2.2.1 专属性 | 第27-28页 |
2.2.2 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LLOQ) | 第28页 |
2.2.3 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28页 |
2.2.4 提取回收率 | 第28-29页 |
2.2.5 基质效应 | 第29-30页 |
2.2.6 稳定性 | 第30页 |
2.2.7 残留效应 | 第30页 |
2.2.8 稀释可靠性 | 第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3页 |
2.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30-33页 |
2.3.2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33-34页 |
2.3.3 替代基质的选择 | 第34-35页 |
2.3.4 方法学评价 | 第35-43页 |
2.4 方法学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UFLC-MS/MS同时测定大鼠尿液中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马尿酸方法学的建立 | 第44-75页 |
3.1 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马尿酸的测定条件 | 第44-48页 |
3.1.1 仪器设备 | 第44页 |
3.1.2 药品和试剂 | 第44页 |
3.1.3 色谱条件 | 第44-45页 |
3.1.4 质谱条件 | 第45-46页 |
3.1.5 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配制 | 第46-47页 |
3.1.6 尿液样品处理方法 | 第47-48页 |
3.2 方法学考察 | 第48-51页 |
3.2.1 专属性 | 第48页 |
3.2.2 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LLOQ) | 第48-49页 |
3.2.3 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49页 |
3.2.4 提取回收率 | 第49页 |
3.2.5 基质效应 | 第49-50页 |
3.2.6 稳定性 | 第50页 |
3.2.7 残留效应 | 第50页 |
3.2.8 稀释可靠性 | 第50-5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1-74页 |
3.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51-53页 |
3.3.2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53-57页 |
3.3.3 替代基质的选择 | 第57-58页 |
3.3.4 方法学评价 | 第58-74页 |
3.3.4.1 专属性 | 第58-60页 |
3.3.4.2 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 | 第60-63页 |
3.3.4.3 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63-66页 |
3.3.4.4 提取回收率 | 第66-67页 |
3.3.4.5 基质效应 | 第67-69页 |
3.3.4.6 稳定性 | 第69-72页 |
3.3.4.7 残留效应 | 第72-73页 |
3.3.4.8 稀释可靠性 | 第73-74页 |
3.4 方法学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他克莫司在治疗大鼠IgA肾病中的代谢组学研究 | 第75-89页 |
4.1 实验动物 | 第75页 |
4.2 药品、试剂及仪器 | 第75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75-77页 |
4.3.1 实验前期准备 | 第76页 |
4.3.2 IgA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76-77页 |
4.3.3 IgA肾病大鼠代谢组学研究 | 第77页 |
4.3.4 统计分析 | 第77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7-88页 |
4.4.1 血生化指标检测 | 第78页 |
4.4.2 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78-81页 |
4.4.3 肌酐、苯丙氨酸、色氨酸及马尿酸四种生物标志物的测定随行标曲和质控 | 第81-85页 |
4.4.4 肌酐、苯丙氨酸、色氨酸及马尿酸在尿液中的测定浓度及统计分析 | 第85-88页 |
4.5 讨论 | 第88-8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