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惯性参数识别方法 | 第13-17页 |
1.2.2.力锤传感器灵敏度校正方法 | 第17-19页 |
1.3.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于试验模态的惯性参数识别原理及仿真 | 第20-41页 |
2.1.刚体质量矩阵 | 第20-21页 |
2.2.直接参数识别法算法原理及仿真分析 | 第21-32页 |
2.2.1.直接参数识别法算法原理 | 第21-24页 |
2.2.2.仿真算例 | 第24-32页 |
2.3.剩余惯量法算法原理及仿真分析 | 第32-36页 |
2.3.1.剩余惯量法算法原理 | 第32-33页 |
2.3.2.仿真算例 | 第33-36页 |
2.4.模态模型法算法原理及仿真分析 | 第36-39页 |
2.4.1.模态模型法算法原理 | 第36-37页 |
2.4.2.仿真算例 | 第37-39页 |
2.5.三种识别方法优缺点比较 | 第39-40页 |
2.6.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某型列车转向架构架验证实验 | 第41-50页 |
3.1.试验设备选择 | 第42页 |
3.2.实验步骤及结果 | 第42-48页 |
3.2.1.几何建模 | 第42-43页 |
3.2.2.确定第一阶弹性模态节点位置 | 第43-44页 |
3.2.3.识别质量 | 第44-45页 |
3.2.4.识别剩余参数 | 第45-47页 |
3.2.5.误差分析 | 第47页 |
3.2.6.使用模态模型法识别质心 | 第47-48页 |
3.3.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基于惯性参数识别的力锤传感器灵敏度校准方法 | 第50-59页 |
4.1.仿真算例 | 第50-52页 |
4.2.实验验证 | 第52-58页 |
4.2.1.确定弹性模态 | 第53-54页 |
4.2.2.识别质量 | 第54-56页 |
4.2.3.加速度法测力锤灵敏度 | 第56-57页 |
4.2.4.误差分析 | 第57-58页 |
4.3.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基于MATLAB GUI的惯性参数识别界面开发 | 第59-71页 |
5.1. MATLAB GUI简介 | 第59-60页 |
5.2.程序优化方法 | 第60-61页 |
5.3.控件布局和容错裕度的设置 | 第61页 |
5.4.惯性参数识别软件总体介绍 | 第61-69页 |
5.4.1.惯性参数仿真GUI | 第62-68页 |
5.4.2.实测数据GUI | 第68-69页 |
5.5.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总结 | 第71-72页 |
6.2.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