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匹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18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14-16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16-18页
        1.2.3 文献述评第18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第20-22页
        1.4.1 研究的创新点第20页
        1.4.2 研究的不足第20-22页
第2章 大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匹配研究基础理论第22-28页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2-23页
        2.1.1 职业预期第22页
        2.1.2 实际就业第22页
        2.1.3 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匹配第22-23页
    2.2 相关基础理论第23-28页
        2.2.1 职业选择理论第23-24页
        2.2.2 人力资本理论第24-25页
        2.2.3 社会资本理论第25-28页
第3章 大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匹配的实证研究第28-44页
    3.1 大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匹配的数据收集第28-32页
        3.1.1 研究对象的设计和选取第28页
        3.1.2 问卷设计第28-32页
        3.1.3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第32页
    3.2 大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匹配的数据分析第32-44页
        3.2.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32-33页
        3.2.2 大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匹配的描述分析第33-37页
        3.2.3 大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匹配的回归分析第37-44页
第4章 大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匹配的研究结果及分析第44-50页
    4.1 大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匹配的研究结果第44-47页
        4.1.1 大学生薪酬匹配实现程度最低第44-45页
        4.1.2 个人能力是影响就业匹配的重要因素第45页
        4.1.3 广泛的家庭社会关系优势作用明显第45-46页
        4.1.4 职业辅导显著影响就业岗位和地点的匹配第46页
        4.1.5 国家就业机会援助对薪酬匹配呈现反向作用第46-47页
    4.2 大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匹配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第47-50页
        4.2.1 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存在误区第47页
        4.2.2 大学生个人就业能力的欠缺第47-48页
        4.2.3 大学生就业市场仍未规范第48页
        4.2.4 职业辅导的使用率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第48页
        4.2.5 大学生就业机会援助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第48-50页
第5章 国外解决大学生就业匹配偏差问题的经验启示第50-55页
    5.1 日本政府主导型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第50-53页
        5.1.1 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第50-51页
        5.1.2 重视大学生“实习计划”的开展第51页
        5.1.3 以就业政策的法制化规范就业市场第51-52页
        5.1.4 全方位落实就业信息公开制度第52-53页
    5.2 美国系统化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第53-55页
        5.2.1 重视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引导第53页
        5.2.2 全程化且有差异的高校职业辅导第53页
        5.2.3 专业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第53-54页
        5.2.4 以经济补偿保障就业援助政策施行第54-55页
第6章 促进大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匹配的对策建议第55-60页
    6.1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第55-56页
        6.1.1 确立合理的职业预期第55页
        6.1.2 加强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第55-56页
    6.2 高校应调整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式第56-57页
        6.2.1 重视大学生成熟就业观念的培养第56页
        6.2.2 重视全程化职业辅导的实施和使用第56-57页
        6.2.3 提升高校职业辅导体系的专业性第57页
    6.3 政府应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第57-60页
        6.3.1 实施大学生实习培养计划第57-58页
        6.3.2 加强立法和监管以规范就业市场第58页
        6.3.3 建立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系统第58-59页
        6.3.4 完善大学生就业援助政策的落实和保障第59-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67页
附录B 大学生职业预期——实际就业匹配研究调查问卷第67-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省高等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冲击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