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2.3 现实意义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35页 |
2.1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2.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17-21页 |
2.1.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第21页 |
2.1.4 对当前研究的总结评价 | 第21-22页 |
2.2 特质愤怒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2.2.1 状态—特质愤怒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特质愤怒的概念 | 第23页 |
2.2.3 特质愤怒的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2.2.4 特质愤怒的测量 | 第24页 |
2.2.5 对当前研究的总结评价 | 第24-25页 |
2.3 恋爱暴力态度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2.3.1 恋爱暴力的概念及现状 | 第25-26页 |
2.3.2 恋爱暴力态度与恋爱暴力行为 | 第26页 |
2.3.3 恋爱暴力态度的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2.3.4 恋爱暴力态度的测量 | 第27页 |
2.3.5 对当前研究的总结评价 | 第27-28页 |
2.4 父母教养方式、特质愤怒与恋爱暴力态度的关系研究 | 第28-31页 |
2.4.1 父母教养方式与特质愤怒的关系研究 | 第28-29页 |
2.4.2 特质愤怒与恋爱暴力态度的关系研究 | 第29页 |
2.4.3 父母教养方式与恋爱暴力态度的关系研究 | 第29-30页 |
2.4.4 父母教养方式、特质愤怒与恋爱暴力态度的关系研究 | 第30页 |
2.4.5 对当前研究的总结评价 | 第30-31页 |
2.5 半结构式访谈研究 | 第31-33页 |
2.5.1 访谈对象 | 第31页 |
2.5.2 访谈方法 | 第31页 |
2.5.3 访谈结果 | 第31-33页 |
2.6 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2.6.1 家庭暴力代际传播理论 | 第33页 |
2.6.2 一般情绪攻击模型 | 第33页 |
2.6.3 暴力社会学习理论 | 第33-34页 |
2.7 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35-38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35-37页 |
3.2.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 第35-36页 |
3.2.2 特质愤怒量表 | 第36-37页 |
3.2.3 男性恋爱暴力态度量表 | 第37页 |
3.3 施测过程 | 第37页 |
3.4 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38-62页 |
4.1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特质愤怒和恋爱暴力态度的描述统计 | 第38-39页 |
4.1.1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描述统计 | 第38页 |
4.1.2 男大学生特质愤怒的描述统计 | 第38-39页 |
4.1.3 男大学生恋爱暴力态度的描述统计 | 第39页 |
4.2 人口学变量在男大学生恋爱暴力态度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41页 |
4.2.1 男大学生恋爱暴力态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4.2.2 男大学生恋爱暴力态度在不同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分析 | 第40-41页 |
4.2.3 男大学生恋爱暴力态度在有无恋爱经历上的差异分析 | 第41页 |
4.3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特质愤怒与恋爱暴力态度的相关分析 | 第41-45页 |
4.3.1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特质愤怒的相关分析 | 第41-43页 |
4.3.2 男大学生恋爱暴力态度与特质愤怒的相关分析 | 第43页 |
4.3.3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恋爱暴力态度的相关分析 | 第43-45页 |
4.4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特质愤怒与恋爱暴力态度的回归分析 | 第45-52页 |
4.4.1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特质愤怒的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4.4.2 男大学生特质愤怒对恋爱暴力态度的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4.4.3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恋爱暴力态度的回归分析 | 第49-52页 |
4.5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特质愤怒、恋爱暴力态度中介作用分析 | 第52-62页 |
4.5.1 父亲情感温暖因子与特质愤怒、恋爱暴力态度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2-53页 |
4.5.2 父亲惩罚因子与特质愤怒、恋爱暴力态度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3-54页 |
4.5.3 父亲过分干涉因子与特质愤怒、恋爱暴力态度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4-55页 |
4.5.4 父亲拒绝因子与特质愤怒、恋爱暴力态度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5-56页 |
4.5.5 父亲过度保护因子与特质愤怒、恋爱暴力态度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6-57页 |
4.5.6 母亲情感温暖因子与特质愤怒、恋爱暴力态度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7-58页 |
4.5.7 母亲过分干涉因子与特质愤怒、恋爱暴力态度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8-59页 |
4.5.8 母亲拒绝因子与特质愤怒、恋爱暴力态度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9-60页 |
4.5.9 母亲偏爱因子与特质愤怒、恋爱暴力态度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60-62页 |
第5章 讨论与建议 | 第62-69页 |
5.1 男大学生恋爱暴力态度的现状分析 | 第62页 |
5.2 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恋爱暴力态度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62-64页 |
5.2.1 男大学恋爱暴力态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62-63页 |
5.2.2 男大学恋爱暴力态度在不同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63页 |
5.2.3 男大学恋爱暴力态度在有无恋爱经历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63-64页 |
5.3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特质愤怒与恋爱暴力态度的关系研究 | 第64-66页 |
5.3.1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特质愤怒的关系研究 | 第64页 |
5.3.2 男大学生特质愤怒与恋爱暴力态度的关系研究 | 第64-65页 |
5.3.3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恋爱暴力态度的关系研究 | 第65-66页 |
5.4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特质愤怒与恋爱暴力态度的回归分析 | 第66-67页 |
5.5 男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特质愤怒与恋爱暴力态度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建议 | 第70-72页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附录 | 第83-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