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开关电弧形态诊断及其模型可视化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真空开关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9-10页 |
| 1.2 电弧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11页 |
| 1.3 电弧形态诊断方法 | 第11-14页 |
| 1.3.1 基于探针法电弧形态诊断 | 第11-13页 |
| 1.3.2 基于光谱法电弧形态诊断 | 第13-14页 |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图像采集系统及等离子体演变过程 | 第16-23页 |
| 2.1 图像传感器的选择 | 第16-18页 |
| 2.2 触发电路及采集结果 | 第18-20页 |
| 2.3 电弧等离子体演变过程分析 | 第20-22页 |
| 2.3.1 真空电弧产生物理过程 | 第20页 |
| 2.3.2 集聚型电弧形态演变 | 第20-2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真空电弧纹理特征提取 | 第23-32页 |
| 3.1 电弧图像预处理 | 第23-24页 |
| 3.2 纹理特征描述方法 | 第24-25页 |
| 3.3 构建灰度共生矩阵 | 第25-27页 |
| 3.4 电弧熵值计算 | 第27-28页 |
| 3.5 时间-熵值曲线与形态诊断 | 第28-31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真空电弧高能等离子区特性研究 | 第32-44页 |
| 4.1 电弧内部高能等离子区的概念 | 第32-33页 |
| 4.2 高能等离子区几何形态研究 | 第33-36页 |
| 4.3 内部电弧角点检测 | 第36-39页 |
| 4.4 内部电弧运动状态研究 | 第39-4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电弧形态变化与真空电磁场关系 | 第44-53页 |
| 5.1 真空开关电场分布 | 第44-47页 |
| 5.2 真空开关磁场分布 | 第47-51页 |
| 5.3 电磁场对不同阶段真空电弧的影响 | 第51-52页 |
| 5.3.1 燃弧阶段电弧形态与熄弧的影响关系 | 第51页 |
| 5.3.2 电弧熄灭条件及电磁场的作用 | 第51-52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真空等离子体形态模型建立 | 第53-65页 |
| 6.1 电弧等离子体特征点提取 | 第53-57页 |
| 6.2 不同阶段弧柱直径变化 | 第57-60页 |
| 6.3 真空电弧二维可视化模型 | 第60-64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