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理论价值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1.3.1 研究重点、难点 | 第17页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全面依法治国理论概述 | 第19-25页 |
2.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概述 | 第19-22页 |
2.1.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涵义和特征 | 第19-20页 |
2.1.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 第20-22页 |
2.2 全面依法治国理论概述 | 第22-25页 |
2.2.1 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背景 | 第22-23页 |
2.2.2 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23-25页 |
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全面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 | 第25-29页 |
3.1 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 第25-27页 |
3.1.1 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 第25-26页 |
3.1.2 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 第26页 |
3.1.3 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 第26-27页 |
3.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 | 第27-29页 |
3.2.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助于公民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 | 第27-28页 |
3.2.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助于扩大依法治国的民主基础 | 第28页 |
3.2.3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 第28-29页 |
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野中制约全面依法治国实施的因素分析 | 第29-33页 |
4.1 政治法治观念的淡薄,严重制约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 | 第29-30页 |
4.2 政治法治化相对滞后,影响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 | 第30-31页 |
4.3 政治法治教育不足,影响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 | 第31-32页 |
4.4 政治法治体系的不完善,制约着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 | 第32-33页 |
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野中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对策 | 第33-41页 |
5.1 加强政治法治化建设 | 第33-34页 |
5.1.1 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实现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 | 第33-34页 |
5.1.2 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 第34页 |
5.1.3 积极推进全面依法行政,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 | 第34页 |
5.2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法律体系建设 | 第34-36页 |
5.2.1 按照“人民主权、权力制约、权利本位、人权保障”的原则制定良法 | 第35-36页 |
5.2.2 建立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 | 第36页 |
5.3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法治体系建设 | 第36-38页 |
5.3.1 科学立法,实现良法善治 | 第37页 |
5.3.2 严格执法,实现良法能治 | 第37页 |
5.3.3 公正司法,实现良法公治 | 第37-38页 |
5.4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法治文化建设 | 第38-41页 |
5.4.1 在政治主体文明层面,要加强普法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 第38-39页 |
5.4.2 在政治观念文明层面,要加强政治法治教育,让法治理念成为人民的信仰 | 第39页 |
5.4.3 在政治行为文明层面,要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将法治活动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 | 第39-40页 |
5.4.4 在政治制度文明层面,要开展法治理论创新,为法治提供理论和制度支撑 | 第40-41页 |
6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47页 |
导师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