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拥堵传播机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复杂网络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城市轨道拥堵状态传播规律研究 | 第13页 |
1.2.3 客流组织研究 | 第13-14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析 | 第17-36页 |
2.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特征 | 第17-32页 |
2.1.1 客流时间分布特征 | 第17-26页 |
2.1.2 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 第26-32页 |
2.2 城市轨道车站交通拥堵分析 | 第32-33页 |
2.2.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特点 | 第32-33页 |
2.2.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拥堵 | 第33页 |
2.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 | 第33-35页 |
2.3.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2.3.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方法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 | 第36-44页 |
3.1 图论与复杂网络理论 | 第36-40页 |
3.1.1 图论与复杂网络概述 | 第36页 |
3.1.2 复杂网络的基本类型 | 第36-39页 |
3.1.3 复杂网络基本统计特征 | 第39-40页 |
3.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 | 第40-41页 |
3.3 实例分析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拥堵传播机制研究 | 第44-57页 |
4.1 网络传播动力学理论基础 | 第44-45页 |
4.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拥堵传播的SIR模型 | 第45-51页 |
4.2.1 网络拥堵传播SIR模型 | 第46-47页 |
4.2.2 网络拥堵传播模型参数分析 | 第47-51页 |
4.3 模拟仿真计算分析 | 第51-56页 |
4.3.1 传播速度与恢复速度的影响 | 第51-53页 |
4.3.2 初始拥堵站点数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3 车站类型的影响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拥堵状态下车站协同限流措施 | 第57-70页 |
5.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活动分析 | 第57-62页 |
5.1.1 出入口乘客情况分析 | 第57-59页 |
5.1.2 闸机处乘客情况分析 | 第59-60页 |
5.1.3 通道处乘客情况分析 | 第60-61页 |
5.1.4 站台处乘客情况分析 | 第61-62页 |
5.2 轨道交通车站限流意义与原则 | 第62-63页 |
5.2.1 轨道交通车站限流的重要意义 | 第62页 |
5.2.2 轨道交通车站限流原则 | 第62-63页 |
5.3 轨道交通车站协同限流方案 | 第63-67页 |
5.3.1 限流措施范围 | 第63页 |
5.3.2 限流触发时间 | 第63-64页 |
5.3.3 限流措施力度 | 第64-66页 |
5.3.4 限流方案整体思路 | 第66-67页 |
5.4 算例分析 | 第67-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论文主要成果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