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3 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14-15页 |
1.4.1 创新点 | 第14页 |
1.4.2 局限性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思路 | 第15-16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2 技术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高校突发事件防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 高校突发事件相关概述 | 第16-18页 |
2.1.1 突发事件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3 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 第17-18页 |
2.2 高校突发事件的防治 | 第18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3.1 4R理论的内容 | 第18-20页 |
2.3.2 4R理论的应用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西安地区高校突发事件防治现状及调查 | 第21-29页 |
3.1 西安地区高校突发事件概况 | 第21-24页 |
3.1.1 西安地区高校突发事件基本情况 | 第21页 |
3.1.2 西安地区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 第21-23页 |
3.1.3 西安地区高校突发事件防治工作概述 | 第23-24页 |
3.2 西安高校突发事件防治工作现状的调查 | 第24-29页 |
3.2.1 调查总体情况 | 第24-25页 |
3.2.2 调查具体情况 | 第25-28页 |
3.2.3 基于调查的西安高校突发事件防治工作现状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西安地区高校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9-42页 |
4.1 “缩减”阶段的问题 | 第29-33页 |
4.1.1 危机意识淡薄 | 第29-32页 |
4.1.2 组织机构不完善 | 第32-33页 |
4.2 “预备”阶段的问题 | 第33-36页 |
4.2.1 预警机制不健全 | 第33-34页 |
4.2.2 预案管理不完善 | 第34-35页 |
4.2.3 应急培训演练不足 | 第35-36页 |
4.3 “反应”阶段的问题 | 第36-38页 |
4.3.1 信息沟通不畅 | 第36-37页 |
4.3.2 应急决策迟缓 | 第37-38页 |
4.4 “恢复”阶段的问题 | 第38-42页 |
4.4.1 心理干预不健全 | 第38-41页 |
4.4.2 总结评估不全面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基于4R理论的西安高校突发事件防治策略 | 第42-51页 |
5.1 “缩减力”阶段——保障体系对策 | 第42-44页 |
5.1.1 树立危机意识 | 第42-43页 |
5.1.2 建立稳定应急组织 | 第43-44页 |
5.2 “预备力”阶段——预防体系对策 | 第44-47页 |
5.2.1 健全预警机制 | 第44-45页 |
5.2.2 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 第45-46页 |
5.2.3 加强危机培训演练 | 第46-47页 |
5.3 “反应力”阶段——处置体系对策 | 第47-49页 |
5.3.1 确保信息沟通顺畅 | 第47-48页 |
5.3.2 采取科学高效的决策 | 第48-49页 |
5.4 “恢复力”阶段——恢复体系对策 | 第49-51页 |
5.4.1 完善心理干预 | 第49-50页 |
5.4.2 及时恢复重建 | 第50页 |
5.4.3 全面总结评估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