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步辇图》图像秩序的权力象征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11-23页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第11-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1页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1-23页
第一章 《步辇图》图像考辨第23-74页
    第一节 阎立本与《步辇图》第23-39页
        一、阎立本的家世及影响第23-31页
        二、画学史籍中的阎立本画风第31-39页
    第二节 《步辇图》图像本体研究第39-55页
        一、图画人物身份与衣冠服饰第39-50页
        二、《步辇图》的线条与色彩第50-55页
    第三节 《步辇图》的背景与意图第55-74页
        一、唐蕃关系与《步辇图》题跋第55-68页
        二、唐太宗与禄东赞的较量第68-74页
第二章 《步辇图》中的图画秩序第74-101页
    第一节 《步辇图》视觉形式与图画叙事第74-82页
        一、卷轴画的形式及图画结构第74-75页
        二、图画叙事与象征寓意第75-82页
    第二节 《步辇图》图像的典型表述第82-90页
        一、图像秩序的布置与创造第82-87页
        二、图画到场与恭送的两种情形第87-90页
    第三节 《步辇图》临轩册命主题的探讨第90-101页
        一、临轩册命主题的提出与问题第90-91页
        二、临轩册命的讨论与图像辨析第91-101页
第三章 《步辇图》中的权力象征第101-137页
    第一节 太宗图像与形象塑造第101-106页
        一、御容图像与帝王故实第101-103页
        二、人像写真与相术窃写第103-106页
    第二节 《步辇图》中的权力属性第106-125页
        一、礼制基础与图画选择第106-110页
        二、错位架构与空间营造第110-121页
        三、背景虚无与图像暗示第121-125页
    第三节 《步辇图》中的太宗执匣第125-137页
        一、唐太宗执匣用意释考第125-126页
        二、《步辇图》中太宗执匣图像的探讨第126-137页
结论第137-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5页
附录第145-166页
    附录一:唐至清主要书画著录所见阎立德、阎立本画作名目与题材分类表第145-151页
    附录二:《步辇图》题跋观款及递藏著录情况一览表第151-158页
    附录三:流传至今题(或传)为阎立本的画作统计一览表第158-161页
    附录四:《步辇图》主要人物活动与唐蕃关系(617—680)大事记第161-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隋唐至宋初关中地域山水画形态研究
下一篇:郎世宁绘画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