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婚恋交友节目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内现状研究第10-12页
        1.2.2 国外现状研究第12-13页
        1.2.3 研究现状评述第13页
    1.3 理论基础第13-16页
        1.3.1 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概述第13-14页
        1.3.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第14-15页
        1.3.3 传播学基础第15页
        1.3.4 社会心理学理论第15-16页
    1.4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4.1 理论意义第16页
        1.4.2 现实意义第16-17页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7-19页
        1.5.1 研究思路第17页
        1.5.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2 婚恋观概述第19-22页
    2.1 婚恋观的概念第19页
    2.2 当代婚恋观的特点第19-20页
        2.2.1 择偶标准提高第20页
        2.2.2 择偶条件更加宽泛第20页
        2.2.3 择偶方式更加多元第20页
        2.2.4 婚前性行为态度更加宽容第20页
    2.3 大学生婚恋观概述第20-22页
        2.3.1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第20-21页
        2.3.2 婚恋观的塑造对于大学生的作用第21-22页
3 婚恋交友节目概述第22-29页
    3.1 婚恋交友节目的相关概念第22页
        3.1.1 广播婚恋节目的概念第22页
        3.1.2 电视婚恋节目的概念第22页
    3.2 婚恋节目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第22-25页
        3.2.1 广播婚恋节目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第22-23页
        3.2.2 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发展历程及特点第23-25页
    3.3 手机成为婚恋交友节目传播的新阵地第25-26页
        3.3.1 手机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第25页
        3.3.2 手机点播成为婚恋交友节目传播的新阵地第25-26页
    3.4 婚恋交友节目兴起的原因第26-27页
        3.4.1 个体的现实需求第26页
        3.4.2 女权主义的觉醒第26-27页
        3.4.3 大众文化的兴起第27页
    3.5 婚恋交友节目对社会的影响第27-29页
        3.5.1 服务大众,帮助单身男女解决婚恋问题第27-28页
        3.5.2 受众了解当下年轻人婚恋观的窗口第28页
        3.5.3 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营造和谐、健康的婚恋氛围第28-29页
4 当代大学生婚恋现状调查第29-38页
    4.1 数据分析第29-34页
        4.1.1 基本信息第29-30页
        4.1.2 大学生婚恋观倾向调查第30页
        4.1.3 大学生恋爱动机和择偶观调查第30-31页
        4.1.4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第31-32页
        4.1.5 婚恋节目对大学生影响的程度第32-34页
    4.2 婚恋节目折射下大学生婚恋观的特征第34-38页
        4.2.1 婚恋观呈现开放趋势第34-36页
        4.2.2 恋爱呈现功利化趋势第36页
        4.2.3 恋爱呈现不确定趋势第36页
        4.2.4 恋爱道德观念弱化第36-38页
5 婚恋交友节目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分析第38-44页
    5.1 大学生婚恋观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8-41页
        5.1.1 自身因素的影响第38页
        5.1.2 学校因素的影响第38-39页
        5.1.3 社会因素的影响第39-40页
        5.1.4 大众传播的影响第40-41页
    5.2 婚恋交友节目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第41-44页
        5.2.1 婚恋交友节目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积极影响第41-42页
        5.2.2 婚恋交友节目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消极影响第42-44页
6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的对策第44-51页
    6.1 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提升第44-45页
        6.1.1 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三观第44页
        6.1.2 自觉提高婚恋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第44-45页
        6.1.3 理性看待婚恋交友节目第45页
        6.1.4 努力做到婚恋实践的“知行合一”第45页
    6.2 强化高校的教育引导第45-47页
        6.2.1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第46页
        6.2.2 创新教育方法,针对性的开设选修课第46页
        6.2.3 加强大学生失恋心理危机干预第46-47页
        6.2.4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第47页
    6.3 发挥社会舆论的引领作用第47-49页
        6.3.1 立足公益、弘扬正能量第47-48页
        6.3.2 传播真声音、杜绝假大空第48页
        6.3.3 创新形式、展现更多元化的婚恋观第48-49页
        6.3.4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监管力度第49页
    6.4 重视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第49-51页
        6.4.1 节目策划立意要深远第49页
        6.4.2 主持人素质需提高第49-50页
        6.4.3 嘉宾选择需谨慎第50页
        6.4.4 加强节目审查和监督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情况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效教学策略运用于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