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犬论文

子宫蓄脓对犬卵巢和子宫血液学、组织结构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符号说明第12-14页
文献综述第14-24页
    1 母犬生殖器官的形态及功能第14-15页
        1.1 解剖学结构第14页
        1.2 组织学结构第14-15页
    2 母犬生殖周期变化及相关激素的特点第15-17页
        2.1 母犬的生殖周期第15-16页
        2.2 雌激素和孕酮第16-17页
    3 犬子宫蓄脓的发病原因第17-19页
        3.1 细菌感染第17页
        3.2 年龄、发情周期的影响第17-18页
        3.3 TOLL样受体第18-19页
    4 子宫蓄脓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第19-20页
        4.1 临床症状第19页
        4.2 生殖系统的病理变化第19-20页
        4.3 其他脏器的病理变化第20页
    5 诊断第20-21页
        5.1 临床诊断第20页
        5.2 血常规第20-21页
        5.3 超声检查第21页
        5.4 X光检查第21页
    6 治疗及预后第21-23页
        6.1 保守治疗及预后第21-22页
        6.2 手术治疗及预后第22-23页
    7 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试验一 犬子宫蓄脓临床资料的调查研究第24-34页
    1 试验材料第24页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第24页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24页
    2 试验方法第24-25页
        2.1 犬基本情况第24页
        2.2 血液样本的采集第24-25页
        2.3 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雌激素和孕酮的含量第25页
        2.4 数据处理第25页
    3 试验结果第25-31页
        3.1 临床病例基本情况统计分析第25-28页
        3.2 试验犬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第28-31页
    4 讨论第31-34页
        4.1 犬品种与子宫蓄脓的关系第31页
        4.2 发病年龄、生育史与子宫蓄脓的关系第31页
        4.3 血液学变化与子宫蓄脓关系第31-32页
        4.4 发情周期与子宫蓄脓的关系第32页
        4.5 激素含量变化与子宫蓄脓的关系第32-34页
试验二 子宫蓄脓犬的子宫与卵巢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免疫组化观察第34-57页
    1 材料第34-35页
        1.1 试验动物第34页
        1.2 主要仪器第34页
        1.3 主要试剂第34页
        1.4 相关试剂的配制第34-35页
    2 方法第35-37页
        2.1 样品的采集和固定第35页
        2.2 冲洗、脱水和透明第35页
        2.3 浸蜡与包埋第35-36页
        2.4 切片、烤片第36页
        2.5 组织切片染色第36页
        2.6 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第36-37页
        2.7 免疫组化数据的采集及分析第37页
    3 结果第37-55页
        3.1 子宫蓄脓病例的子宫和卵巢病理解剖学特点第37-39页
        3.2 子宫和卵巢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第39-43页
        3.3 ER、PR、TLR4和TLR2的表达第43-55页
    4 讨论第55-57页
        4.1 TOLL样受体在生殖器官的表达变化第55页
        4.2 ER、PR在生殖器官的表达变化第55-57页
试验三 患子宫蓄脓犬的生殖器官中ER、PR、TLR2及TLR4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第57-65页
    1 材料第57-58页
        1.1 试验动物第57页
        1.2 主要仪器第57页
        1.3 主要试剂第57页
        1.4 相关试剂的配制第57-58页
    2 方法第58-61页
        2.1 样品采集第58页
        2.2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第58-60页
        2.3 基因相对表达量的计算第60页
        2.4 数据处理第60-61页
    3 结果第61-63页
        3.1 TLR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结果第61页
        3.2 TLR4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结果第61-62页
        3.3 ER-α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结果第62-63页
        3.4 PR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结果第63页
    4 讨论第63-65页
        4.1 TOLL样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第63-64页
        4.2 ER及PR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第64-65页
全文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南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下一篇:獭兔青紫蓝毛色候选基因筛选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