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5页 |
1.2.1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基于智能搜索算法的FJSP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现状总结与问题分析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面向转向器加工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建模 | 第18-24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定义 | 第18页 |
2.3 转向器加工关键部件生产过程 | 第18-19页 |
2.4 建立面向汽车转向器加工的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5 转向器加工过程中常用优化目标 | 第20-22页 |
2.6 转向器加工调度结果的表示方法 | 第22-2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面向转向器加工的静态FJSP优化 | 第24-50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标准免疫克隆选择算法概述 | 第24-26页 |
3.2.1 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生物学原理 | 第24-25页 |
3.2.2 标准免疫克隆选择算法流程 | 第25-26页 |
3.2.3 标准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缺点分析 | 第26页 |
3.3 面向转向器加工的改进免疫克隆选择算法流程 | 第26-29页 |
3.4 改进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有效性分析 | 第29-39页 |
3.4.1 改进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函数测试 | 第29-34页 |
3.4.2 改进的免疫算法在FJSP标准案例上的有效性分析 | 第34-39页 |
3.5 转向器加工完工时间最短优化 | 第39-43页 |
3.6 转向器加工设备负荷优化 | 第43-49页 |
3.6.1 面向转向器加工的设备总负荷优化 | 第43-46页 |
3.6.2 面向转向器加工的设备最大负荷优化 | 第46-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面向转向器加工的动态FJSP问题研究 | 第50-60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柔性作业车间重调度研究策略 | 第50-51页 |
4.3 基于改进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转向器生产重调度的流程 | 第51-52页 |
4.4 面向汽车转向器加工的动态FJSP解码方法 | 第52-54页 |
4.5 面向转向器加工的动态FJSP实例仿真 | 第54-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转向器加工柔性作业车间管理系统 | 第60-77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系统的整体开发目标 | 第60页 |
5.3 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60-62页 |
5.4 系统的开发工具 | 第62-63页 |
5.4.1 开发工具简介 | 第62页 |
5.4.2 系统开发思路 | 第62页 |
5.4.3 系统数据管理 | 第62-63页 |
5.5 系统具体实现 | 第63-76页 |
5.5.1 系统登录模块 | 第63-64页 |
5.5.2 转向器加工柔性作业车间管理系统主界面 | 第64-65页 |
5.5.3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 第65-67页 |
5.5.4 加工信息模块 | 第67-69页 |
5.5.5 质量管理模块 | 第69-71页 |
5.5.6 订单管理模块 | 第71页 |
5.5.7 转向器加工调度管理模块 | 第71-7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总结 | 第77页 |
6.2 展望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2页 |
1.本文算法主程序 | 第79-80页 |
2.本文算法亲和度计算程序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硕士学习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