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四唑乙酸配体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25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四氮唑类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分析第10-15页
        1.2.1 四唑类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0-11页
        1.2.2 四氮唑类配合物的应用第11-15页
    1.3 异金属配合物的国内外现状第15-23页
        1.3.1 异金属配合物在磁性中的应用第15-18页
        1.3.2 异金属配合物在发光中的应用第18-19页
        1.3.3 异金属配合物在锂电池中的应用第19-20页
        1.3.4 异金属配合物在电容器中的应用第20-22页
        1.3.5 异金属配合物在质子传导中的应用第22-23页
    1.4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手段第25-29页
    2.1 实验药品第25页
    2.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3 表征手段第26-27页
        2.3.1 红外吸收光谱(FT-IR)第26页
        2.3.2 X-射线单晶衍射(XRSCD)第26页
        2.3.3 X-射线粉末衍射(PXRD)第26-27页
        2.3.4 差热热重(TGA)第27页
        2.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第27页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7-29页
        2.4.1 锂电池测试第27页
        2.4.2 质子传导测试第27-29页
第3章 Co/N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磁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9-48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配合物1-9的合成第29-30页
        3.2.1 配合物1的合成第29-30页
        3.2.2 配合物2-9的合成第30页
    3.3 配合物1-9的表征第30-37页
        3.3.1 配合物1的晶体学数据第30-31页
        3.3.2 配合物1的物相分析第31-32页
        3.3.3 配合物1的红外图谱分析第32页
        3.3.4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分析第32-34页
        3.3.5 配合物2-9的结构分析第34-36页
        3.3.6 配合物1-9的热重分析第36-37页
    3.4 配合物1-9的磁性性能研究第37-43页
    3.5 配合物1和7衍生物的性能研究第43-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Fe/M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磁性和质子传导性能研究第48-63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配合物10-15的合成第48-50页
        4.2.1 配合物10的合成第48-49页
        4.2.2 配合物11的合成第49页
        4.2.3 配合物12的合成第49页
        4.2.4 配合物13的合成第49页
        4.2.5 配合物14的合成第49页
        4.2.6 配合物15的合成第49-50页
    4.3 配合物10-15的表征第50-59页
        4.3.1 配合物10和11的单晶数据第50-51页
        4.3.2 配合物10和11的物相分析第51页
        4.3.3 配合物10和11的红外图谱分析第51-52页
        4.3.4 配合物10和11的热重分析第52-53页
        4.3.5 配合物10的晶体结构分析第53-55页
        4.3.6 配合物11的晶体结构分析第55-57页
        4.3.7 配合物12-15的结构分析第57-59页
    4.5 配合物10-13的质子传导性能研究第59-60页
    4.6 配合物10-12的磁性性能研究第60-62页
    4.7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附录第71-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咪唑结构的新型磷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吡啶基钌化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