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2 二氧化钛简介 | 第12-14页 |
1.2.1 二氧化钛 | 第12-13页 |
1.2.2 二氧化钛的主要特性 | 第13页 |
1.2.3 二氧化钛作为紫外线防护剂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光温条件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1 光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2 温度的影响 | 第15页 |
1.4 光温条件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5-17页 |
1.4.1 光的影响 | 第15-16页 |
1.4.2 温度的影响 | 第16-17页 |
1.5 光温条件对烤烟内在品质的影响 | 第17-19页 |
1.5.1 光的影响 | 第17页 |
1.5.2 温度的影响 | 第17-19页 |
第2章 二氧化钛喷施剂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对离体上部烟叶SPAD值的影响 | 第19-2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2.1.3 SPAD值的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2.1.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0页 |
2.2 结果和分析 | 第20-22页 |
2.2.1 16000 Lux光照强度下SPAD值测定结果 | 第20-21页 |
2.2.2 12000 Lux光照强度下SPAD值测定结果 | 第21-22页 |
2.2.3 8000 Lux光照强度下SPAD值测定结果 | 第22页 |
2.3 讨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成熟期上部烟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4-3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3.1.3 试验情况 | 第25页 |
3.1.4 测量指标与方法 | 第25-26页 |
3.1.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6页 |
3.2 结果和分析 | 第26-36页 |
3.2.1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上部烟叶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26-29页 |
3.2.2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上部烟叶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29-34页 |
3.2.3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上部烟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4 光合色素含量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3.3 讨论 | 第36-39页 |
3.3.1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上部烟叶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上部烟叶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37页 |
3.3.3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上部烟叶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4章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成熟期上部烟叶组织结构和烤后理化性状的影响 | 第39-4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4.1.2 试验设计 | 第39页 |
4.1.3 试验情况 | 第39页 |
4.1.4 测量指标与方法 | 第39-41页 |
4.1.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1页 |
4.2 结果和分析 | 第41-47页 |
4.2.1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上部烟叶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2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烤后上部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3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烤后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44-47页 |
4.3 讨论 | 第47-49页 |
4.3.1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上部烟叶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47页 |
4.3.2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烤后上部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第47页 |
4.3.3 二氧化钛喷施剂对烤后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47-49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49-52页 |
5.1 结论 | 第49-51页 |
5.2 后续研究思路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