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1 立题依据 | 第9-10页 |
1.1 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2 模型药物的介绍 | 第10页 |
3 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技术 | 第10-14页 |
3.1 自微乳化技术 | 第10-11页 |
3.2 液固压缩技术 | 第11-12页 |
3.3 自微乳化技术与液固压缩联合技术 | 第12-14页 |
4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 第15-26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15-16页 |
1.1 仪器 | 第15页 |
1.2 试药 | 第15-16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6-25页 |
2.1 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 第16-21页 |
2.2 溶出度测定方法建立 | 第21-23页 |
2.3 柿叶总黄酮理化性质考察 | 第23-2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柿叶总黄酮自微乳处方研究 | 第26-40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6-27页 |
1.1 仪器 | 第26页 |
1.2 试药 | 第26-27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7-38页 |
2.1 自微乳辅料初选 | 第27页 |
2.2 自微乳辅料中溶解度测定 | 第27-28页 |
2.3 油相与乳化剂配伍 | 第28-30页 |
2.4 助乳化剂与油相/乳化剂配伍 | 第30页 |
2.5 伪三元相图绘制 | 第30-31页 |
2.6 单纯形网格法优选处方 | 第31-3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柿叶总黄酮自微乳液固压缩片的制备与处方工艺研究 | 第40-56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0-41页 |
1.1 仪器 | 第40页 |
1.2 试药 | 第40-4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1-54页 |
2.1 液固压缩基本理论 | 第41-43页 |
2.2 柿叶总黄酮自微乳液固压缩片的制备工艺 | 第43-44页 |
2.3 柿叶总黄酮自微乳液固压缩片的处方工艺 | 第44-5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4-56页 |
第四章 自微乳液固压缩系统的性质考察及增溶机理初探 | 第56-7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56-57页 |
1.1 仪器 | 第56-57页 |
1.2 试药 | 第57页 |
2 自微乳液固压缩系统性质考察 | 第57-68页 |
2.1 自微乳系统性质 | 第57-59页 |
2.2 自微乳液固压缩粉末系统性质 | 第59-64页 |
2.3 自微乳液固压缩片剂系统性质 | 第64-68页 |
3 增溶机理初探 | 第68-70页 |
3.1 改善粉末的润湿性 | 第69页 |
3.2 增大药物溶出时的有效表面积 | 第69-70页 |
3.3 增加药物溶解度 | 第70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柿叶总黄酮自微乳液固压缩片初步质量研究 | 第72-86页 |
1 材料 | 第72-73页 |
1.1 仪器 | 第72页 |
1.2 试药 | 第72-73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73-85页 |
2.1 处方 | 第73页 |
2.2 制法 | 第73页 |
2.3 外观性状及再分散性 | 第73-74页 |
2.4 含量测定 | 第74-79页 |
2.5 片剂项下检查 | 第79-83页 |
2.6 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83-8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85-86页 |
全文总结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综述 | 第92-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附录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