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以学为主”课堂中的教师作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一)“以学为主”课堂已成为现实诉求第11-12页
    (二)“以学为主”课堂中教师作用存在问题第12-13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一)研究目的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5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15-18页
    (一)“以学为主”课堂第15-16页
    (二)教师作用第16-18页
四、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8-28页
    (一)教师作用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8-24页
        1.教师作用的内容第18-23页
        2.教师作用的现实问题和策略探讨第23-24页
    (二)“以学为主”课堂中教师作用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24-26页
    (三)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第26-28页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第28-31页
    (一)研究对象第28-29页
    (二)研究设计第29页
    (三)研究方法第29-31页
        1.观察法第29页
        2.访谈法第29-30页
        3.实物分析法第30-31页
六、理解“以学为主”课堂中教师作用的主要理念第31-42页
    (一)学生本位第31-33页
    (二)以学定教第33-35页
    (三)以教导学第35-37页
    (四)先学后教第37-39页
    (五)少讲多学第39-42页
七、“以学为主”课堂中教师作用的现状第42-67页
    (一)教学任务制定时的教师作用第42-50页
        1.教学文本的研读者第42-43页
        2.学生学情的分析者第43-45页
        3.前置性作业的准备者第45-48页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第48-50页
    (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作用第50-63页
        1.导入阶段第50-53页
        2.学习新知阶段第53-57页
        3.巩固练习阶段第57-61页
        4.教学小结阶段第61-63页
    (三) 课堂教学结束后的教师作用第63-67页
        1.学生学习情况的查验者与促进者第63页
        2.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者第63-67页
八、“以学为主”课堂中教师作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67-79页
    (一)“以学为主”课堂中教师作用发挥的适当之处第67-70页
    (二)“以学为主”课堂中教师作用发挥的失当之处及原因分析第70-79页
        1.“以学为主”课堂中教师作用发挥的失当之处第70-74页
        2.“以学为主”课堂中教师作用发挥失当的原因分析第74-79页
九、结论与建议第79-88页
    (一)结论第79-83页
        1.教师作用在立意点上由教转为学第79-80页
        2.教师作用呈现的氛围由静态沉闷转为动态活力第80-81页
        3.教师作用的目的由传授转为促进第81页
        4.教师作用的方式由控制转为引导、组织、参与、调控第81-82页
        5.教师作用的内容及路向由直线式转为螺旋上升式第82-83页
    (二)建议第83-88页
        1.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深化教师对应然作用的认识第83页
        2.开展关于“以学为主”课堂中教师作用的针对性培训第83-84页
        3.构建教师共同体,形成作用合力第84-85页
        4.减少不必要的制度约束,建立教师作用发挥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第85-86页
        5.寻求家长与教师充分发挥作用的契合点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附录第94-99页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第9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赣州市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教科书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下一篇:兰州市小学校园足球联赛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