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电解水技术的介绍 | 第13-14页 |
1.3 OER催化剂的介绍 | 第14-20页 |
1.3.1 贵金属基材料 | 第14-15页 |
1.3.2 过渡金属氧化物 | 第15-18页 |
1.3.3 过渡金属材料的氢氧化物 | 第18-19页 |
1.3.4 过渡金属材料的磷化物 | 第19-20页 |
1.4 OER催化剂主要评估参数 | 第20-23页 |
1.4.1 电极 | 第20-21页 |
1.4.2 电解液 | 第21-22页 |
1.4.3 过电势 | 第22页 |
1.4.4 Tafel斜率 | 第22页 |
1.4.5 循环稳定性 | 第22-23页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1 实验所用原料 | 第24页 |
2.2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4-25页 |
2.3 催化剂材料的表征 | 第25-26页 |
2.4 催化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低温沉淀法制备多孔碱式碳酸钴OER催化剂 | 第27-40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催化剂材料的合成与电极的制备 | 第27-29页 |
3.2.1 催化剂材料的合成 | 第27-28页 |
3.2.2 玻碳电极处理方式 | 第28页 |
3.2.3 CoCH/泡沫镍网电极的制备 | 第28-29页 |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29-38页 |
3.3.1 催化剂的XRD图谱分析 | 第29页 |
3.3.2 催化剂的TEM分析 | 第29-30页 |
3.3.3 样品材料的BET分析 | 第30-32页 |
3.3.4 OER催化性能 | 第32-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电沉积法制备氢氧化钴/石墨纸OER电极 | 第40-52页 |
4.1 前言 | 第40-41页 |
4.2 Co(OH)_2/GP电极的制备 | 第41-42页 |
4.3 恒压法制备电极材料的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42-48页 |
4.3.1 电极材料的形貌分析 | 第42-43页 |
4.3.2 催化剂材料的XRD分析 | 第43-44页 |
4.3.3 催化剂材料的OER性能 | 第44-48页 |
4.4 脉冲沉积法制备Co(OH)_2 /GP电极及其OER性能的探究 | 第48-50页 |
4.4.1 催化剂材料的形貌分析 | 第48页 |
4.4.2 催化剂材料的OER性能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Co(OH)_2/泡沫镍网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52-68页 |
5.1 前言 | 第52-53页 |
5.2 电极的制备 | 第53页 |
5.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53-67页 |
5.3.1 样品的物相组成及形貌分析 | 第53-54页 |
5.3.2 氢氧化钴纳米片的生长机理 | 第54-56页 |
5.3.3 样品的XPS分析 | 第56-58页 |
5.3.4 不同水热时间下Co(OH)_2/NF电极的OER催化性能测试 | 第58-61页 |
5.3.5 氟化铵用量对Co(OH)_2/NF电极的电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1-65页 |
5.3.6 Co(OH)_2/NF电极的稳定性测试 | 第65-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