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45页 |
1.1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第13-19页 |
1.1.1 免疫球蛋白分子结构 | 第13-15页 |
1.1.2 免疫球蛋白类型和基本功能 | 第15-18页 |
1.1.3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成和重链基因座位 | 第18-19页 |
1.2 免疫球蛋白多样性产生机制 | 第19-28页 |
1.2.1 V(D)J重组 | 第20-23页 |
1.2.2 体细胞超突变 | 第23-24页 |
1.2.3 基因转换 | 第24-26页 |
1.2.4 类别转换重组 | 第26-28页 |
1.3 B细胞发育及抗体的形成 | 第28-30页 |
1.4 重链抗体 | 第30-41页 |
1.4.1 重链抗体的发现 | 第31-32页 |
1.4.2 驼科动物重链抗体序列和结构特点 | 第32-34页 |
1.4.3 驼科动物重链抗体形成原因 | 第34-36页 |
1.4.4 驼科动物重链抗体的优势和应用 | 第36-41页 |
1.5 非天然重链抗体的研究进展 | 第41-42页 |
1.6 抗体的筛选和制备 | 第42-43页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43-4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5-68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45-46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46-49页 |
2.2.1 菌株、载体及细胞 | 第46页 |
2.2.2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2.2.3 常用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2.2.4 实验用试剂盒 | 第47页 |
2.2.5 常用试剂配制方法 | 第47-49页 |
2.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49-50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50-67页 |
2.4.1 DNA的提取 | 第50-52页 |
2.4.2 RNA的提取 | 第52页 |
2.4.3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 第52-54页 |
2.4.4 反转录 | 第54页 |
2.4.5 定量PCR | 第54-55页 |
2.4.6 5' RACE | 第55-56页 |
2.4.7 感受态细胞制备与效价测定 | 第56-58页 |
2.4.8 克隆转化 | 第58页 |
2.4.9 Western Blot | 第58-60页 |
2.4.10 Southern Blot | 第60-62页 |
2.4.11 流式细胞术 | 第62页 |
2.4.12 Protein L纯化血清 | 第62-63页 |
2.4.13 噬菌体文库的构建 | 第63-64页 |
2.4.14 噬菌体文库亲和筛选 | 第64-65页 |
2.4.15 抗体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 第65页 |
2.4.16 小鼠免疫 | 第65-66页 |
2.4.1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第66-67页 |
2.4.18 斑点杂交 | 第67页 |
2.4.19 统计分析 | 第67页 |
2.5 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及常用网站 | 第67-6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68-110页 |
3.1 IgG1型重链抗体表达小鼠的构建 | 第68-83页 |
3.1.1 129Sv/J~(Neo+/Neo+)小鼠构建 | 第68-75页 |
3.1.2 129Sv/J~(Neo+/Neo+)小鼠重链抗体表达的检测 | 第75-76页 |
3.1.3 HG1小鼠的建立 | 第76-81页 |
3.1.4 IgG1型重链抗体的检测 | 第81-83页 |
3.1.5 小结 | 第83页 |
3.2 HG1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第83-86页 |
3.3 HG1小鼠B细胞发育的研究 | 第86-91页 |
3.3.1 HG1小鼠骨髓中B细胞发育的研究 | 第86-88页 |
3.3.2 HG1小鼠脾脏中B细胞发育的研究 | 第88-89页 |
3.3.3 HG1小鼠脾脏中浆细胞研究 | 第89-91页 |
3.3.4 小结 | 第91页 |
3.4 HG1小鼠可变区特点的研究 | 第91-95页 |
3.4.1 HG1小鼠VH、DH和JH家族使用特点研究 | 第91-93页 |
3.4.2 HG1小鼠抗体可变区CDR3长度特点研究 | 第93-94页 |
3.4.3 序列保守性研究 | 第94-95页 |
3.4.4 小结 | 第95页 |
3.5 HG1小鼠免疫应答特点的研究 | 第95-97页 |
3.6 HG1小鼠抗原特异性重链抗体或纳米抗体筛选 | 第97-101页 |
3.6.1 HG1小鼠可变区免疫文库构建 | 第98-99页 |
3.6.2 噬菌体文库的筛选 | 第99页 |
3.6.3 噬菌体抗原特异性检测 | 第99-101页 |
3.6.4 小结 | 第101页 |
3.7 HG1小鼠来源纳米抗体表达和亲和力初步检测 | 第101-104页 |
3.7.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01-102页 |
3.7.2 纳米抗体表达检测 | 第102-103页 |
3.7.3 纳米抗体抗原特异性检测 | 第103页 |
3.7.4 小结 | 第103-104页 |
3.8 HG1小鼠来源纳米抗体的纯化和亲和力验证 | 第104-110页 |
3.8.1 纳米抗体的纯化 | 第104-105页 |
3.8.2 纯化纳米抗体抗原特异性ELISA检测 | 第105页 |
3.8.3 纯化纳米抗体抗原特异性斑点杂交检测 | 第105-107页 |
3.8.4 纳米抗体抗原特异性的BLI检测 | 第107-108页 |
3.8.5 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第110-11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0页 |
附录 | 第130-147页 |
致谢 | 第147-149页 |
个人简历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