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5页 |
1.2 农田管理措施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第15-19页 |
1.2.1 小麦和玉米主要生育过程 | 第15-16页 |
1.2.2 氮肥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3 耕作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4 秸秆管理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 农田管理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19-23页 |
1.3.1 N_2O主要产生途径 | 第19页 |
1.3.2 氮肥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3 耕作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20-21页 |
1.3.4 秸秆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21-22页 |
1.3.5 农田管理措施对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22-23页 |
1.4 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氮损失的影响 | 第23-25页 |
1.4.1 土壤氮素收支 | 第23-24页 |
1.4.2 氮肥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 第24-25页 |
1.4.3 耕作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 第25页 |
1.4.4 秸秆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 第25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1.6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6-28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作物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第29-64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2.2.1 试验区域概况 | 第29-30页 |
2.2.2 试验设置 | 第30-33页 |
2.2.3 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 | 第33页 |
2.2.4 气象数据的监测 | 第33页 |
2.2.5 土壤温度、含水量及无机氮的测定 | 第33页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59页 |
2.4.1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 第34-35页 |
2.4.2 试验期间土壤含水量(WFPS)变化 | 第35-41页 |
2.4.3 试验期间土壤NO_3~-和NH_4~+含量变化 | 第41-49页 |
2.4.4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穗数的影响 | 第49-52页 |
2.4.5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穗粒数的影响 | 第52-54页 |
2.4.6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千粒重的影响 | 第54-56页 |
2.4.7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产量的影响 | 第56-59页 |
2.5 讨论 | 第59-63页 |
2.5.1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穗数的影响 | 第59-60页 |
2.5.2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穗粒数的影响 | 第60页 |
2.5.3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千粒重的影响 | 第60-61页 |
2.5.4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61-63页 |
2.6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三章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 第64-82页 |
3.0 引言 | 第6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3.1.1 试验区域概况 | 第64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64-65页 |
3.2 主要指标计算过程 | 第65页 |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65页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78页 |
3.4.1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秸秆吸氮量的影响 | 第65-66页 |
3.4.2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籽粒吸氮量的影响 | 第66-70页 |
3.4.3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氮素利用率(NUE)和表观利用率(ANUE)的影响 | 第70-73页 |
3.4.4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氮素回收率(REN)和偏生产力(PFPN)的影响 | 第73-78页 |
3.5 讨论 | 第78-80页 |
3.5.1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吸氮量的影响 | 第78-79页 |
3.5.2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冬小麦和夏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79-80页 |
3.6 小结 | 第80-82页 |
第四章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82-109页 |
4.1 引言 | 第82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82-85页 |
4.2.1 试验区域概况 | 第82页 |
4.2.2 试验设计 | 第82-83页 |
4.2.3 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测定方法 | 第83-84页 |
4.2.4 温室气体指标计算过程 | 第84-85页 |
4.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85-86页 |
4.4 试验结果 | 第86-104页 |
4.4.1 N_2O和CH_4通量变化 | 第86-89页 |
4.4.2 N_2O和CH_4通量与土壤NO_3~-、NH_4~+、WFPS和土壤温度的关系 | 第89-91页 |
4.4.3 N_2O和CH_4累积排放量及排放系数 | 第91-95页 |
4.4.4 氮肥、耕作和秸秆对EFd、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 第95-104页 |
4.5 讨论 | 第104-108页 |
4.5.1 氮肥、耕作和秸秆措施对N_2O、CH_4和EF_d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4.5.2 农田措施对温室效应和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4.6 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五章 氮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第109-118页 |
5.1 引言 | 第109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109-111页 |
5.2.1 试验区域概况 | 第109页 |
5.2.2 试验设计 | 第109页 |
5.2.3 氨挥发监测方法和计算过程 | 第109-110页 |
5.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110-111页 |
5.3 试验结果 | 第111-115页 |
5.3.1 氮肥和秸秆对氨挥发速率的影响 | 第111页 |
5.3.2 氮肥和秸秆对氨挥发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5.3.3 土壤氮平衡计算 | 第112-115页 |
5.4 讨论 | 第115-117页 |
5.4.1 氮肥和秸秆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5.4.2 土壤氮平衡计算 | 第116-117页 |
5.5 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18-119页 |
6.2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19页 |
6.3 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作者简介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