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标记型PRRSV病毒样颗粒的制备与鉴定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0-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PRRSV的病原特征第11-12页
        1.1.1 PRRSV的结构特点第11页
        1.1.2 基因组特点及编码的蛋白质第11-12页
        1.1.3 PRRSV的生物学特征第12页
    1.2 PRRS流行病学特点第12页
    1.3 传播及病变特点第12-13页
    1.4 PRRS防治第13-14页
        1.4.1 传统灭活苗第13页
        1.4.2 减毒苗第13-14页
        1.4.3 DNA苗第14页
        1.4.4 活载体疫苗第14页
    1.5 PRRSV的病毒样颗粒第14-17页
        1.5.1 VLPs组成与特性第14-15页
        1.5.2 VLPs的免疫学机制第15页
        1.5.3 表达VLPs的系统第15页
        1.5.4 VLPs的优势第15-16页
        1.5.5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16页
        1.5.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青海株PRRSV的病毒纯化与形态观察第17-21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17-18页
        2.1.1 毒株和Marc-145细胞来源第17页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17页
        2.1.3 试剂及溶液配制第17页
        2.1.4 毒价测定第17-18页
        2.1.5 病毒纯化第18页
        2.1.6 电镜观察第18页
    2.2 结果第18-20页
        2.2.1 PRRSV的繁殖第18-19页
        2.2.2 病毒TCID_(50)测定与病毒纯化第19-20页
        2.2.3 病毒粒子电镜观察第20页
    2.3 讨论第20-21页
第三章 标记型PRRSV病毒样颗粒的制备与鉴定第21-44页
    3.1 材料第21页
        3.1.1 菌株和质粒第21页
        3.1.2 试剂第21页
        3.1.3 设备与仪器第21页
    3.2 方法第21-31页
        3.2.1 溶液配制第21-22页
        3.2.2 设计引物第22页
        3.2.3 构建pMD-18T-GP5-M-N重组质粒第22-24页
        3.2.4 pFastBacTMdual-Myc-GP5重组质粒的制备第24-25页
        3.2.5 pFastBacHTB-N重组质粒的制备第25-26页
        3.2.6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的制备第26-27页
        3.2.7 Sf9与HighFive昆虫细胞培养及重组杆状病毒的产生第27-28页
        3.2.8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鉴定第28-29页
        3.2.9 标记型VLPs的电镜观察第29-30页
        3.2.10 间接ELISA检测标记型VLPs的反应原性第30-31页
    3.3 结果第31-42页
        3.3.1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31-34页
        3.3.2 重组杆粒的鉴定第34-36页
        3.3.3 重组杆状病毒的产生及P3代病毒储液TCID_(50)的测定第36-37页
        3.3.4 重组杆状病毒感染HF细胞及重组蛋白大量表达第37页
        3.3.5 重组蛋白的SDS-PAGE、Westernblotting和IFA鉴定第37-40页
        3.3.6 VLPs的电镜观察第40-41页
        3.3.7 间接ELISA检测VLPs的反应原性第41-42页
    3.4 讨论第42-44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附录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犬瘟热病毒H蛋白与不同动物SLAM相互作用致细胞融合效率差异的分子机制
下一篇:牛支原体08M株突变体文库的构建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