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讨论教学法的探究
|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9-10页 |
| 第二章 讨论教学法的概述 | 第10-25页 |
| ·讨论教学法概念表述 | 第10页 |
| ·实施高中物理讨论教学法的意义 | 第10-14页 |
| ·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 第10-11页 |
|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与应激思维 | 第11-12页 |
| ·培养学生评价的能力 | 第12-13页 |
| ·培养学生同化知识的能力 | 第13页 |
| ·培养语言表达与合作的能力 | 第13-14页 |
| ·高中物理讨论教学法在实施中的基本模式 | 第14-20页 |
| ·组合式模式 | 第14-16页 |
| ·空间型模式 | 第16-17页 |
| ·网络型模式 | 第17-19页 |
| ·生态型模式 | 第19-20页 |
| ·影响高中物理讨论教学法实施的因素 | 第20-25页 |
| ·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结构的制约 | 第20-21页 |
| ·时间、空间因素的制约 | 第21-23页 |
| ·教师综合素质的制约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高中物理讨论教学法实施的取径 | 第25-49页 |
| ·高中物理讨论教学法实施取径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 ·后现代课程观理论 | 第25页 |
| ·自我实现理论 | 第25-26页 |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6-27页 |
| ·实用主义理论 | 第27-28页 |
| ·社会互赖理论 | 第28页 |
| ·高中物理讨论教学法实施取径的案例 | 第28-47页 |
| ·案例1(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 第28-42页 |
| ·案例2(自由落体运动) | 第42-47页 |
| ·高中物理讨论教学法与网络教学的结合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高中物理讨论教学法实施的评价 | 第49-57页 |
| ·高中物理讨论教学法评价的内容 | 第49-50页 |
| ·高中物理讨论教学法评价的意义 | 第50-52页 |
| ·目标指导性 | 第50-51页 |
| ·信息反馈性 | 第51页 |
| ·科学导向性 | 第51-52页 |
| ·高中物理讨论教学法评价应注意的问题及评价指标 | 第52-55页 |
| ·科学性 | 第52页 |
| ·三维性 | 第52-53页 |
| ·生态性 | 第53页 |
| ·讨论教学法评价的指标 | 第53-55页 |
| ·后现代主义评价的指导作用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摘要 | 第61-63页 |
| ABSTRACT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