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9页 |
2 菲利普与四手联弹《snoatinaforpianoduet》 | 第9-11页 |
2.1 菲利普·R·布特尔 | 第9页 |
2.2 钢琴四手联弹 | 第9-10页 |
2.2.1 钢琴四手联弹发展脉络 | 第9-10页 |
2.2.2 “钢琴四手联弹”的概念 | 第10页 |
2.3 《snoatinaforpianoduet》背景介绍 | 第10-11页 |
3 四手联弹《sonatinaforpianoduet》音乐分析 | 第11-17页 |
3.1 结构 | 第11-12页 |
3.2 主要和声进行分析 | 第12-14页 |
3.2.1 以功能和声为基础 | 第12-13页 |
3.2.2 具有古典时期典型的终止 | 第13页 |
3.2.3 低音线性进行 | 第13-14页 |
3.3 调式调性与乐句的划分 | 第14-16页 |
3.4 节奏、速度与表情记号 | 第16-17页 |
4 四手联弹《sonatinaforpianoduet》演奏解读 | 第17-22页 |
4.1 鲜明的主题 | 第17-18页 |
4.2 有表情的歌唱 | 第18-19页 |
4.3 有变化的重复、模进 | 第19-20页 |
4.4 有对比的节奏、复调 | 第20页 |
4.5 有特点的颤音、切分 | 第20-21页 |
4.6 有张力的节奏变化 | 第21-22页 |
5 四手联弹的训练意义 | 第22-24页 |
5.1 提升演奏者的配合能力 | 第22页 |
5.2 培养演奏者的听觉能力 | 第22-23页 |
5.3 训练演奏者的多声能力 | 第23页 |
5.4 拓展演奏者的外延能力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