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1 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 | 第15页 |
2.1.2 民生财政的内涵 | 第15-16页 |
2.1.3 民生财政的本质特征 | 第16-17页 |
2.1.4 民生财政的职能 | 第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3 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D县民生财政的建设现状及问题 | 第21-36页 |
3.1 D县民生财政支出分析 | 第21-31页 |
3.1.1 D县民生财政支出总量分析 | 第21-23页 |
3.1.2 D县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 第23-31页 |
3.1.3 D县民生财政资金投入变化趋势 | 第31页 |
3.2 D县民生财政的体制建设现状 | 第31-32页 |
3.3 D县民生财政管理中的问题与成因 | 第32-36页 |
3.3.1 财政法制建设落后 | 第32-33页 |
3.3.2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 第33-34页 |
3.3.3 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匹配 | 第34页 |
3.3.4 行政管理成本高 | 第34-35页 |
3.3.5 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 第35-36页 |
第4章 完善D县民生财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6-45页 |
4.1 完善民生财政管理体制 | 第36-38页 |
4.1.1 完善法律制度,健全民生财政的法制框架 | 第36页 |
4.1.2 推广参与式预算,构建民生财政的预算制度 | 第36-37页 |
4.1.3 完善财政收入管理制度,确保民生财政收入来源 | 第37-38页 |
4.1.4 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优化民生财政的支出方式 | 第38页 |
4.2 健全民生财政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38-40页 |
4.3 完善民生财政管理的配套措施 | 第40-42页 |
4.3.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第40-41页 |
4.3.2 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 第41-42页 |
4.3.3 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第42页 |
4.4 降低政府行政运行成本 | 第42-43页 |
4.5 提高民生财政管理队伍水平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