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自我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 ·自我概念的作用 | 第13页 |
| ·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 | 第13-16页 |
| ·国内外自我概念现状的研究 | 第16-17页 |
| ·自我概念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 第17-19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9-21页 |
|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9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19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9-20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20页 |
| ·比较分析法 | 第20-21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21-33页 |
| ·蒙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总体特征 | 第21页 |
| ·蒙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不同民族对比 | 第21-22页 |
| ·蒙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性别对比 | 第22-25页 |
| ·蒙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性别差异 | 第22-23页 |
| ·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性别差异 | 第23-24页 |
| ·蒙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性别各自得分情况的对比 | 第24-25页 |
| ·蒙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年级对比 | 第25-28页 |
| ·蒙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年级差异 | 第25-26页 |
| ·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年级差异 | 第26-27页 |
| ·蒙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年级各自得分情况的对比 | 第27-28页 |
| ·蒙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生源对比 | 第28-30页 |
| ·蒙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生源差异 | 第28-29页 |
| ·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生源差异 | 第29-30页 |
| ·蒙族和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年级各自得分情况的对比 | 第30页 |
| ·蒙汉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 | 第30-33页 |
| ·影响因素认定统计情况 | 第30-31页 |
| ·自我概念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 第31页 |
| ·自我概念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31-33页 |
| 4 分析与讨论 | 第33-39页 |
| ·蒙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总体特征 | 第33页 |
| ·蒙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不同民族对比 | 第33页 |
| ·蒙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性别对比 | 第33-35页 |
| ·蒙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年级对比 | 第35-36页 |
| ·蒙汉族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生源对比 | 第36-38页 |
| ·蒙汉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9-42页 |
| ·结论 | 第39-40页 |
| ·建议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附件1 | 第44-46页 |
| 附件2 | 第46-48页 |
| 附件3 | 第48-50页 |
| 附件4 | 第50-51页 |
| 附件5 | 第51-52页 |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