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词表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1 自交亲和概述 | 第11-20页 |
1.1 自交亲和的定义 | 第11页 |
1.2 自交亲和的鉴定方法 | 第11-13页 |
1.3 自交亲和的进化历程 | 第13-14页 |
1.4 自交亲和突变的机理 | 第14-18页 |
1.5 自交亲和性的生理生化基础 | 第18-19页 |
1.6 自交亲和的研究价值 | 第19-20页 |
2 芸芥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2.1 芸芥的繁殖方式 | 第20-21页 |
2.2 芸芥形态特征特性及类型研究 | 第21页 |
2.3 芸芥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1-22页 |
2.4 远缘杂交 | 第22页 |
2.5 芸芥自交亲和性研究 | 第22-23页 |
3 mRNA差异显示( 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 PCR, 简称DDRT-PCR)技术在植物差异表达基因方面的应用 | 第23-29页 |
3.1 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植物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3.2 DDRT-PCR在杂种优势形成机理方面的应用 | 第24-25页 |
3.3 在植物发育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3.4 在植物激素诱导的基因表达研究中的应用 | 第26页 |
3.5 DDRT-PCR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3.6 mRNA差异显示技术存在的主要不足 | 第27页 |
3.7 全基因序列的获得 | 第27-29页 |
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9-30页 |
4.2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二章 芸芥自交亲和相关基因的差异显示及表达分析 | 第31-51页 |
前言 | 第31-32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41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32-34页 |
1.2 方法 | 第34-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2.1 差异显示分析 | 第41-45页 |
2.2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第45-47页 |
3 讨论 | 第47-51页 |
3.1 选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 关于DDRT-PCR技术 | 第48-49页 |
3.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第49-51页 |
第三章 果胶酸裂解酶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载体构建 | 第51-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63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1.2 方法 | 第52-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72页 |
2.1 芸芥EsPL基因的克隆 | 第63-64页 |
2.2 芸芥EsPL基因全长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第64-70页 |
2.3 果胶酸裂解酶基因在芸芥SI和SC开花前后的表达分析 | 第70-71页 |
2.4 芸芥EsPL基因编码区(CDS)片段的获得 | 第71页 |
2.5 芸芥EsPL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1-72页 |
3 讨论 | 第72-75页 |
3.1 采用RACE技术扩增DDRT-PCR差异片段全长的可行性 | 第72-73页 |
3.2 芸芥果胶酸裂解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3页 |
3.3 果胶酸裂解酶与芸芥亲和性的关系 | 第73-75页 |
第四章 芸芥中DnaJ同源基因原核表达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5-87页 |
前言 | 第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5-79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75页 |
1.2 菌株及载体 | 第75-76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76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76页 |
1.5 方法 | 第76-7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4页 |
2.1 差异基因SC3的原核表达 | 第79-81页 |
2.2 差异条带SC3序列测定及比对分析 | 第81-82页 |
2.3 芸芥esAtJ3基因cDNA生物信息学预测 | 第82-84页 |
3 讨论 | 第84-87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87-90页 |
1.结论 | 第87-88页 |
1.1 DDRT-PCR技术分离芸芥自交亲和相关基因 | 第87页 |
1.2 果胶酸裂解酶基因(EsPL)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87页 |
1.3 芸芥中 Dna J 同源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87-88页 |
1.4 差异基因与芸芥亲和性的关系 | 第88页 |
2. 研究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4页 |
附录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个人简介 | 第107-108页 |
导师简介 | 第108-109页 |